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池 > 正文

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电池 2024-05-27

一、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有六种方法。如下

方法一:根据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活泼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方法二:根据电极现象判断。一般情况下电极逐渐溶解为负极,电极增重可放出气体的为正极;

方法三:根据电子液动方向来判断。电子流出的为负极、电子流入的为正极或电流流出的正极、电流流入的负极;

方法四: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阴离子流向的为负极、阳离子流向的为正极;

方法五: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失去电子发生氧化的是负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是正极;

方法六:根据电解质溶液来判断电极。能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电极为负极,不能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为正极。例如: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虽然镁比铝活泼,但是由于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铝为负极、镁为正极。

判断电极可使用以下口诀

活泼金属做负极,惰性电极做正极。

负极被氧化,正极被还原。负极被腐蚀,正极被保护。

阳极失电子,阴极得电子。阳极被氧化,阴极被还原,阳极被腐蚀,阴极被保护。

最根本的方法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来判断,如果知道了总反应,则发生氧化反应的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极为正极。如果不知道总反应,有时可以根据电极的材料、电极的现象、电极质量的变化等来判断,但这些方法都不是绝对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碳铁?

1、由原电池两极材料的相对活泼性确定:相对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相对活泼性较差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一般,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要能发生反应,如:Mg-Al-HCl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Mg;但Mg—Al—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Al。

2、根据在两电极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化合价的升降情况来判断。如:甲醇燃烧电池,顾名思义,甲醇燃烧一般生成二氧化碳,则碳的价态升高,失电子。所以通入甲醇的电极为负极。

3、由电极变化情况确定:某一电极若不断溶解或质量不断减少,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则此电极为负极;若某一电极上有气体产生,电极的质量不断增加或不变,该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则此电极为正极,燃料电池除外。如:Zn—C—CuSO4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C电极上会析出紫红色固体物质,则C为此原电池的正极。

4、根据某些显色现象确定:一般可以根据电极附近显色指示剂(石蕊、酚酞、湿润的淀粉、高锰酸钾溶液等)的变化情况来分析推断该电极发生的反应、化合价升降情况、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是H+还是OH-或I-等放电,从而确定正、负极。

5、根据外电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规定:在外电路中电子流出的电极叫负极,电子流入的电极叫正极。

6、根据内电路中自由离子的运动方向规定:在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的电极叫负极,阴离子移向的电极叫正极。

三、原电池的正负极与阴阳极怎么判断?

原电池一般叫正负极 正极得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对应的是阴极 负极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对应阳极电解池叫阴阳极 总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规定阴阳极 正负极按电势高低来决定

四、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有几种方法?

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有六种方法。如下

方法一:根据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活泼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方法二:根据电极现象判断。一般情况下电极逐渐溶解为负极,电极增重可放出气体的为正极;

方法三:根据电子液动方向来判断。电子流出的为负极、电子流入的为正极或电流流出的正极、电流流入的负极;

方法四: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阴离子流向的为负极、阳离子流向的为正极;

方法五: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失去电子发生氧化的是负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是正极;

方法六:根据电解质溶液来判断电极。能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电极为负极,不能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为正极。例如: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虽然镁比铝活泼,但是由于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铝为负极、镁为正极。

判断电极可使用以下口诀

活泼金属做负极,惰性电极做正极。

负极被氧化,正极被还原。负极被腐蚀,正极被保护。

阳极失电子,阴极得电子。阳极被氧化,阴极被还原,阳极被腐蚀,阴极被保护。

最根本的方法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来判断,如果知道了总反应,则发生氧化反应的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极为正极。如果不知道总反应,有时可以根据电极的材料、电极的现象、电极质量的变化等来判断,但这些方法都不是绝对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必修一化学怎么判断原电池正负极方程式?

一、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来说,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但具体情况还要看电解质溶液,如镁、铝电极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镁为负极,铝为正极;但镁、铝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时,由于是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失去了电子,因此铝为负极,镁则为正极。再如铝、铜和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铝为负极;而若把氢氧化钠溶液换为浓硝酸,则铜为负极。

二、根据外电路电流的方向或电子的流向判断

在原电池的外电路,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三、根据内电路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四、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化学反应判断

原电池中,负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总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

五、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

原电池工作后若某一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该电极上放电,该电极为正极,活泼性较弱;如果某一电极质量减轻,说明该电极溶解,电极为负极,活泼性较强。

六、根据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判断

原电池工作后,如果一电极上产生气体,通常是因为该电极发生了析出氢气的反应,一说明该电极为正极,活动性较弱。

七、根据某电极附近pH的变化判断

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反应发生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因而原电池工作后,该电极附近的pH增大了,说明该电极为正极,金属活动性较弱。

六、乙醇原电池正负极反应?

你说的应该是乙醇燃料电池吧?产物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有关系。

1.如果是酸性电解质溶液,总反应为

C2H5OH+3O2=2CO2+3H2O

负极半反应为

C2H5OH+3H2O—12e-=2CO2+12H+

正极半反应为

O2+4H++4e-=2H2O

2.如果是碱性电解质溶液,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2H5OH+3O2+4OH-=2CO32-+5H2O

负极半反应

C2H5OH+16OH-—12e-=2CO32-+11H2O

正极半反应

O2+2H2O+4e-=4OH-

七、丙烷原电池正负极反应?

是丙烷燃料电池吧?通常情况下电解质溶液有两种,酸性电解液和碱性电解液,前者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后者产物为碳酸盐和水。

1.酸性电解液

负极:C3H8+9H2O—20e-=3CO32-+26H+

正极:O2+4H++4e-=2H2O

2.碱性电解液

负极:C3H8+26OH-—20e-=3CO32-+17H2O

正极:O2+2H2O+4e-=4OH-

八、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的阴阳正负极怎么判断?

化学原电池的正负极,是由电极材料的金属性的强弱决定的。金属性强的做负极,金属性弱的做正极。例如铜与锌组成的原电池,锌是负极铜为正极。所谓的金属性就是指元素给出电子的能力。那么由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原电池,负极一定是非金属,正极一定是金属。电解池的阴阳极就容易判断了,连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连接负极的就是阴极

九、原电池电势高低判断?

两种方法都可以判断。

第一种利用电势法,在一个电路中正极电势高,负极电势低;

第二种得失电子法,电流方向实际上是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因为我们规定电子带负电,电流方向为正电荷的流动方向),所以电子的运动方向肯定是远离负极,向正极流动,那么此时相当于电流从正极向负极流动,所以失去电子的是负极,得到电子的是正极;

十、原电池正负极哪个电势高?

当然是正极的电势大了,正负极是根据物理学上的电位高低而规定的,多用于原电池,正极电位高,是流入电子(外电路)的电极;负极电位低,是流出电子(外电路)的电极。

正极性是指电压升高时亮度增加.负极性是指电压升高时亮度降低.实际上只要把正极性的全电视信号倒个相就成了负极性全电视信号。负极指电源中电位(电势)较低的一端。在原电池中,是指起氧化作用的电极,电池反应中写在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