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池 > 正文

废电池的污染事例?

电池 2024-09-22 15:25

一、废电池的污染事例?

电池主要有一次性电池、二次电池和汽车电池。一次性电池包括纽扣电池、普通锌锰干电池和碱电池,一次性电池多含汞。二次电池主要指充电电池,其中含有重金属镉。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 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汞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 电池中的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汽车废电池中含有的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通信业的发展,人们使用电池的机会愈来愈多,手机、寻呼机、随身听、袖珍收音机等都需要大量的电池作电源。今后一个时期,会有更多的废电池出现。然而,尽管近年来人们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日益重视,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等环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同程度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废电池污染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如何及时安全地处理废电池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 人体一旦吸收这些重金属以后,会出现哪些病症呢?据有关专家介绍,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本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国生产的含汞碱性干电池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的汞含量为0.025%,我国电池生产消耗的汞每年就达几十吨之多。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它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 目前,中国电池180多亿只的年产量占世界电池总产量的30%以上,年消费量达70-80亿只,但回收率却不足2%。 回收电池陷入尴尬 由于人们对废旧电池的污染认识不足,随意丢弃废电池的现象十分严重,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废旧电池都随处可见。 据了解,北京市电池年消耗量达6000多吨。虽然近几年关于废旧电池的回收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指定了专门进行回收的定点单位,同时在学校、商场、社区等一些高密度人群区设立了回收点,但收效甚微。1998年以来,北京市垃圾回收中心共回收废旧电池400余吨,回收率仅为1.7%。大量的废电池都被丢弃了。 上海市从1998年5月开始启动废电池回收工作,废电池回收点也是逐年递增,迄今为止全市已设置了四五千个废电池回收点,共回收废电池100余吨,但这与全市每年产生的大约3000多吨废电池相比相去甚远。 杭州市三名中学生曾经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等办法,用几个月时间完成了《关于废旧电池回收现状调查与研究》的调查报告,结论是:我国废旧电池回收率只有1-2%。他们对废电池危害大而回收差的现状感到震惊。三名中学生在调查中发现,有近八成的市民认为废电池回收活动“与自己无关”或“没时间参加”,有87%的居民将废电池与生活垃圾一起丢弃。 由于人们对废旧电池的污染认识不足,随意丢弃废电池的现象十分严重,而对于城市主动设置的回收箱,很多市民非常淡漠。 长春市曾经在城区投放了200个绿色的废旧电池回收箱,收回了不少废电池。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部分回收箱却成为群众随手投掷废物的“垃圾箱”,有的甚至遭遇“封口”的尴尬。长春百货大楼电池专柜的两侧,摆放着两个废旧电池回收箱,可是“口”却被广告宣传画封住了。营业员说,自从回收箱摆在这儿以后,几乎没有人来投废旧电池,大家都把它当成垃圾箱,往里扔果皮、纸屑,甚至往里面吐痰。她们干脆将回收箱清洗干净,把“口”封上,以减少麻烦。 有关环保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回收网络和体系,是造成废旧电池回收处理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应客观地分析和评价。电池通常分为普通干电池、可充电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三大类。在这三类电池中,普通干电池使用量最大,约占电池使用量的95%以上。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普通干电池中的汞,镍镉电池中的镉和铅酸蓄电池中的铅。废铅酸蓄电池和废镉镍电池数量较少,利用价值高。目前,废铅酸蓄电池基本得到了回收利用,废镉镍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前景也比较乐观,镉镍电池将逐步被氢镍电池替代。因此,镉和铅的污染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废电池的污染问题主要是汞污染。 实际上常用的干电池多呈固态,电池中虽然含有汞等有害物质,但由于作为添加剂,其含量非常少,而污染物由内部迁移至环境中也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其污染的范围和程度是有限的, 并非象个别媒体宣传的那样严重。15年前日本电池工业协会曾委托福冈大学做电池(含汞和镉)掩埋试验,试验结果目前仍未发现汞、镉等重金属的污染。2001年--2002年间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288个各种垃圾填埋场的渗透液和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监测,没有发现废电池污染影响的存在。 二、主要发达国家回收处理废电池的做法。在防止废电池污染方面,美、日、法、英等发达国家政府的政策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普通干电池的,要求制造商逐步降低电池中的汞含量,最终禁止向电池中添加汞。如果企业或社区自愿收集处理废电池,政府既不鼓励也不限制;另一类是针对可充电电池的,要求制造商逐步淘汰含镉电池。目前,氢镍、锂离子电池正在逐步取代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镉镍电池。同时,一些发达国家的电池制造商协会也开展了可充电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效果比较明显。 在废电池处理方面,除德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都没有强制收集和处理的规定。随着电池无汞化后,德国政府也在重新研究是否需立法强制回收废电池的问题。对已有的废电池,德国是收集后储存在废矿坑中。日本、瑞士则各建有一家废电池处理厂,采用火法焙烧工艺,但一次性投资大,技术要求及运行成本都比较高,且废干电池数量少,处理能力未能充分发挥。 三、废电池的污染防治和资源再利用必须同步进行。对普通废电池的回收处理,目前国内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废电池的主要成分为锌、二氧化锰、铁、铜、石墨及汞等,约占电池总重量的75%,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且汞对环境及居民健康危害严重,因此,对废电池应当进行回收和专门处理。另一种意见认为,电池生产实现无汞化以后,废电池可以作为普通垃圾处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上对废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一些城市的民间环保组织和个人自发开展了废电池回收活动,但目前收集量不到电池消费总量的1%。 当前废电池回收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研究机构和专家对废电池的环境影响及如何处理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二是仍有一部分生产企业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降低电池产品中的汞含量,仍在违规生产和销售高汞电池;三是收集起来的废电池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给环境及居民健康带来汞污染隐患等。 我们认为,废电池的污染防治和资源再利用必须同步进行,为此,应继续推动以下工作。一是加快调整产品结构,逐步降低电池中有害物的含量。坚决执行1997年中国轻工总会、国家经贸委等九部委、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规定》,积极发展“绿色、高效、优质”的环保电池。同时,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执法力度,落实限汞规定,净化市场环境。二是引导和规范废电池回收及资源再生利用,鼓励企业在技术可行、环保达标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利用。三是加强宣传引导,科学地认识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增加公众在废电池回收利用方面的知识,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购买无汞电池等绿色环保产品,举报生产和销售高汞电池的企业。在废电池回收利用取得成功经验后,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回收废电池的活动。 懂吗?

二、废旧电池的污染有哪些?

废旧电池的危害性: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铅:神经系统(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部绞痛)、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变。汞:精神状态改变是汞中毒的一大症状。脉搏加快,肌肉颤动,口腔和消化系统病变。镉、锰:主要危害神经系统。三、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途径:这些电池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使得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过程简述如下:池土壤微生物动物循环粉尘农作物食物人体神经沉积发病  其他水源植物食品消化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级的生物中成千上万地富积,然后经过食物进入人的身体,在某些器官中积蓄造成慢性中毒。日本的水(人加吴)病就是汞中毒的典型案例。四、废旧电池危害的其它表现:目前世界上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混入生活垃圾的废旧电池在这三个过程中的污染作用

三、电池的污染四年级作文

电池的污染——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话题

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力存储装置,它的应用范围广泛,能够为我们的各种电子设备提供便携式的能源。然而,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小小的电池却隐藏着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潜在威胁。

要了解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首先需要知道电池的组成成分。常见的电池通常由有害物质如汞、镉、铅等金属所构成。这些重金属是电池中的主要污染物,如果不正确处理和丢弃,它们可能会渗入土壤和水源,对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儿童的生长环境中,接触到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电池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研究,全球每年约有数十亿节电池被丢弃,其中许多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当这些废旧电池被随意抛弃时,有害物质就会释放到环境中。然后,随着雨水的冲刷和土壤的吸收,这些有害物质最终会进入我们的水源和农田中。

电池的危害和对策

电池污染是一个严重而普遍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采取行动来减少这种污染。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

1. 环保意识的普及

应该通过环保教育来普及人们对电池污染的认识。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应该教育孩子们电池的正确使用和处理方式。家长、老师和社区组织应共同努力,向孩子们传授环保知识,让他们明白电池污染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2. 建立回收体系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废旧电池回收体系。特别是在学校、商场、社区等公共场所应设立专门的电池回收垃圾桶,方便人们将废弃电池投放到指定容器中,避免其被随意丢弃。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回收意识。

3. 推广可充电电池的使用

与一次性电池相比,可充电电池更加环保和经济。人们应该鼓励使用可充电电池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都可以配备充电器和可充电电池设施,以降低一次性电池的使用率。

4. 定期清理废弃电池

尽量不要将废旧电池长时间存放在家中,应该定期清理并投放到指定的回收容器中。这有助于减少对家庭环境的污染,并确保电池得以正确处理和回收。

电池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电池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解决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个人和社区都有责任采取措施减少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政府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促使企业和个人履行他们的环境责任。同时,政府还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在环保教育、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企业应该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在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考虑环境因素。同时,他们也有责任建立和维护废旧电池的回收体系,并确保废旧电池得到安全和规范的处理。

作为个人,我们要积极履行环保责任。正确使用电池,尽量使用可充电电池,避免一次性电池的浪费。同时,在废弃电池处理时,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回收渠道,确保它们得到环保的处理。

社区应该成为环保行动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组织环保活动、开展废旧电池回收运动等,将环保理念融入社区生活,并不断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总之,电池污染问题需要纳入我们的环境保护教育议程,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洁净和健康的环境。

延伸阅读:电池回收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XXX. (2021). 电池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环境科学研究, 24(5), 123-135.
  2. YYY. (2020). 电池回收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资源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18(2), 67-78.

四、废电池的污染四年级作文

废电池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废电池的污染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电器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废电池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篇文章将探讨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降低这种污染。

废电池的危害:

废电池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铅、汞、镉等。这些重金属在长时间的堆积下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对于水生生物来说,废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会引起生长异常、繁殖受限等问题。

此外,废电池被不当处理后,可能会导致有害物质释放到空气中。当废电池被焚烧时,有害物质会形成气体或颗粒,危及到人们的健康。长期暴露在废电池污染的环境中,人们可能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解决方案:

为了减少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1.正确的废弃电池处理:

所有电池在使用完毕后都应该被正确处理。我们应该遵循当地的废弃电池处理方式,将其投放到指定的回收箱中。这样可以确保废电池得到专业处理,并避免对环境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强对废电池回收处理的监管和推动。

2.推广可再充电电池的使用:

可再充电电池是一种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电池类型。相比于一次性电池,可再充电电池的寿命更长,能够循环使用,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政府和企业应该鼓励和推广可再充电电池的使用,减少一次性电池的需求。

3.加强废电池回收体系建设:

废电池回收体系的建设是解决废电池污染的关键。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力度建设废电池回收体系,确保废电池能够得到有效回收和处理。同时,可以通过设置废电池回收站点,方便民众回收废电池,提高回收率。

4.加强废电池处理技术研发:

对于废电池处理技术的研发也非常重要。科技的进步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的废电池处理方法。例如,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废电池进行处理,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可回收物质,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废电池污染四年级作文总结:

废电池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减少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我们需要加强废电池回收体系的建设,并推广可再充电电池的使用。同时,加强废电池处理技术的研发也是解决废电池污染问题的关键。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美丽的环境,让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洁净、健康的世界中。

五、废旧电池的污染四年级作文

废旧电池的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对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觑。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随意处理或丢弃,将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进而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了保护环境和我们自己的健康,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废旧电池处理措施。

1. 废旧电池的种类及其危害

废旧电池根据种类的不同,其污染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常见的废旧电池主要有纽扣电池、干电池、充电电池等。这些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如汞、铅和镉等,一旦进入环境,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进而危及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汞的摄入会对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铅可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成人的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而镉则会导致骨质疏松、癌症和肾病等严重疾病。

2. 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

为了减少废旧电池的污染,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分类回收

首先,我们应该将废旧电池进行分类回收。不同种类的电池应该分别收集和处理,以避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混合排放。政府和各个社区应该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点,方便市民将废旧电池投放到指定的回收容器中。

专业处理

其次,废旧电池的处理应该由专业的机构来负责。这些机构应该具备合法的资质和技术实力,能够对废旧电池进行安全、高效的处理。这包括适当回收有价值的金属和材料,同时妥善处理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确保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任何污染。

循环利用

除了专业处理,我们还可以尝试将废旧电池进行循环利用。废旧电池中的一些有价值的金属和材料可以被回收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同时,适当的循环利用还可以减少新电池的生产与使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做好废旧电池污染防护

除了正确处理废旧电池,我们还应该做好废旧电池污染的防护工作:

合理储存

我们应该注意合理储存废旧电池。废旧电池应该放置在专用的容器中,以防止电池破损或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禁止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或混入一般垃圾中。

个人防护

处理废旧电池时,我们应该佩戴好防护用具,如手套和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防护废旧电池污染的重要手段。政府、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废旧电池污染防护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只有广大市民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废旧电池污染防控的强大合力。

4. 废旧电池的环保意义

正确处理废旧电池,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保护环境

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一旦进入土壤和水源,将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持久而严重的影响。通过正确的回收和处理,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我们宝贵的环境资源。

节约资源

电池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中包含的金属和材料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循环利用,我们可以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中的有价值物质,减少新电池的生产与消费,节约了原材料和能源资源。

倡导绿色生活

正确处理废旧电池是倡导绿色生活的一种具体行动。它提醒我们使用电池时要合理使用,节约能源;同时也教育人们对废旧电池负责任,保护环境和个人健康。

综上所述,废旧电池的污染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环境与健康隐患。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做好废旧电池污染的防护工作。这既是对环境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健康的呵护。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环境,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六、一节一号电池的污染有多大呢?

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而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电池里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对自然环境威胁巨大的物质,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七、电池污染水?

电池对水资源的危害非常大。

1、电池主要有一次性电池、二次电池和汽车电池。一次性电池包括纽扣电池、普通锌锰干电池和碱电池,一次性电池多含汞。二次电池主要指充电电池,其中含有重金属镉。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

2、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汞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

3、电池中的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汽车废电池中含有的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4、废弃电池的污染与危害钮扣电池钮扣电池含有汞,当其废弃在自然界里,外层金属锈蚀后,汞就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在下雨之后进入地下水,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内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变成甲基汞,聚积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

5、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一般都含有有害重金属镉,在自然界中渗出后,污染土地和水流,最终进入人体。镉会使骨质疏松,并造成骨骼变形、骨痛,并引起肝和肾受损等等严重后果。

6、普通电池普通干电池也含有汞,还含有铅和酸碱,对环境也很有害。因此,在发达国家,废旧电池被列为危险有毒废物,必须单独投放和回收处理,绝不能随便丢弃在自然界中。

八、太阳能电池污染

太阳能电池污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本文将就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解决方案。

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

太阳能电池的制造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这一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首先,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涉及对一些稀有金属的开采和提取,这些金属资源的开采过程可能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其次,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涉及化学物质的使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风险。此外,废弃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处理和回收过程中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除了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太阳能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太阳能电池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如果不得当处理可能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此外,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和运输也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燃料,这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解决太阳能电池污染问题的方案

要解决太阳能电池污染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资源投入。首先,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环境监管,严格控制化学物质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理,确保生产过程环保可持续。其次,应该加强对废弃太阳能电池的处理和回收,采用科学的回收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开发更加环保、高效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降低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是解决太阳能电池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另外,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也是减少太阳能电池污染的有效措施。

结论

太阳能电池污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政府、企业和个人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太阳能电池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推动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九、什么电池污染严重?

所有废电池的污染都很严重。

因为废电池中含有汞、镉、铅、锌等重金属有毒物质。

废电池在填埋处理一个月内,其金属外壳就会被腐蚀穿孔,废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土壤、水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据环保专家测试,如果 6吨生活垃圾中混入一粒含汞电池,当这些垃圾进行填埋后,土壤中汞的浓度就会超过安全标准;若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进入焚烧厂,则其中的汞、镉等金属将会在高温下气化排入大气,使大气环境受污染,影响人体的健康。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废电池的收集重点是镉镍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废弃的可充电电池和氧化银等废弃的纽扣式一次电池。这些电池必须由制造商、经销商集中回收,由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

扩展资料:

常见的电池分类及危害和处理方法

1、锂电池(用于手机电池等)

重金属含量可忽略不计,可随生活垃圾投放

2、碱性电池(如家用的1号、5号、7号电池等)

无汞或低汞,可随生活垃圾投放

3、镍氢电池(用于混合动力车、儿童玩具等)

重金属含量可忽略不计,可随生活垃圾投放

4、镍镉电池(用于小电流无绳电话、电动玩具等)

含大量重金属镉,需回收处理

5、铅酸蓄电池(电动车电瓶等)

含大量重金属铅,需回收处理

6、纽扣电池(用于电子设备等)

容许少量汞的存在,需回收处理。

十、动力电池污染?

退役动力电池潜藏环境污染隐患。1块20克质量的手机电池,能污染1平方公里土地长达50年。更大更重的汽车动力电池,不仅含有镍、钴、锰等多种重金属,而且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在空气环境中容易水解产生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具有更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