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氯气电池原理?
一、银氯气电池原理?
银作负极,活性比它弱的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作正极,以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
负极(Ag) 2Ag-2e=2Ag+
正极(Pt) Cl2+2e==2Cl- 总式2Ag+Cl2==2AgCl
二、铜碳原电池原理?
铜碳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所以,根据定义,普通的干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都可以称为原电池。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是:将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石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电流的产生是由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的结果。
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又称阳极),较不活泼的金属做正极(又称阴极)。
负极本身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正极上一般为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在原电池中,外电路为电子导电,电解质溶液中为离子导电。利用原电池的原理,可制作干电池、蓄电池、高能电池等。
三、硫酸铜电池原理?
以最简单的铜锌原电池为例:
正极:铜棒插在硫酸铜溶液中(形成了Cu2+/Cu氧化还原电对),
负极:锌棒插在硫酸锌溶液中,(形成了Zn2+/Zn氧化还原电对)
两个溶液之间用盐桥(氯化钾饱和溶液)连接,铜棒和锌棒之间用导线连接,这样就构成了原电池.
那么电子就会从负极流向正极,你要问的就是为什么电子要定向流动.不知道你学过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没有,这个值是可以通过实验测到的,由于单质锌和锌离子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比单质铜和铜离子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小是个负值(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是0),而铜电极是个正值,所以当用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起来时,由于两个电极之间电势差的存在,电子会从负极流向负极,而电流的方向是正极流向负极,与电子流动的方向相反,就像我们常说的水往低处流,就是由于高地势与低地势之间存在高度差(地势差),是个自发的过程.
四、铜和石墨电池原理?
这个实际上相当于金属的吸氧腐蚀。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过了钢铁的吸氧腐蚀,其实,对于金属都存在着吸氧腐蚀,只不过钢铁的吸氧腐蚀更常见而已。
铜和石墨作为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电解液,外加导线构成了组成原电池的三要素:活性不同的电极,电解液,形成闭合回路,因而能够成原电池,而电解液可以是酸碱盐。既然是金属的吸氧腐蚀,就类似于钢铁的吸氧腐蚀,因而正极就是问题补充中所给的那个,只不过铜的吸氧腐蚀的最终产物为碱式碳酸铜
五、乌铜走银化学原理?
“乌铜走银”是云南独特的铜加工工艺品,始创于云南石屏。产 品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图案花纹,以熔化的银(或金)汁填入 图案中,冷却后,打磨拋光,用药水处理,底铜即变为乌黑,透出银 (或金)的图案,呈现出黑白(黄黑)分明的装饰效果,古色古香,典雅 别致。因为一般多用白银镶嵌,故称为“乌铜走银”。过去,此工艺 品多为文房用具,现在种类广泛。
六、点铜成银的原理?
用草灰(常含较多的K2CO3)与雄黄、雌黄(As2S3)、砒霜(As2O3)一起加热(即伏火),这时便可生成不易挥发的砷酸钾,便可“鞴熔成汁”(熔化)了。
它若与铜末、木炭一起加热熔化,便可生成黄色的或白色的铜砷合金,很像黄金和白银。在《宝藏论》中还记载:当时假金有十五种,其中有雄黄金、雌黄金……假银有十七种,其中有雄黄银、雌黄银、砒霜银等。
七、铜,银,硝酸铜能形成原电池?
不能,铜比银活泼,铜失去电子,做负极,变为铜离子,在溶液中应该是银离子,银离子得电子,做正极。
该题是硝酸铜做溶液,溶液应该是硝酸银。
八、铜铝硝酸原电池原理?
把铝片和铜片相连,插入稀硫酸,形成原电池,铝比铜活泼,铝做负极,失电子;铜做正极,氢离子得电子
正极反应:2h+
+
2e-
=h2气体
负极反应:al
-
3e-
=al3+
把铝片和铜片相连,插入浓硝酸中,形成原电池:铝遇到浓硝酸,表面会生成三氧化二铝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层铝继续反应,产生钝化现象,那么铜做负极失电子;铝做正极,硝酸根得电子,浓硝酸会生成二氧化氮
正极反应:2h+
+no3-
+
e-
=
no2气体
+h2o
负极反应:cu
2e-
=cu2+
九、铜铝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是将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上发生,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原电池的电极的判断: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活泼性较强金属的一极.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其它导体的一极.在原电池中,外电路为电子导电,电解质溶液中为离子导电.
十、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原理?
原理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发出来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典型的多层膜结构如下:金属删、减反射膜、窗口层、过度层、光吸收层、背电极和基板。
CIS薄膜的禁带宽度为1.04ev,当掺入适当的Ga以替代部分In成为CuInSe2和CuGaSe2的固溶晶体简称CIGS,薄膜的禁带宽度可在1.04-1.7范围内调整。
而理想多晶体薄膜太阳能的吸收层理想的禁带宽度为1.5,可见调整Ga和In的比例,我们可以获得理想禁带宽的吸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