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池 > 正文

废电池的同义词?

电池 2025-01-29 15:55

一、废电池的同义词?

没有同义词。

废电池,就是使用过而废弃的电池。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尚有争议。很多人都认为废电池对环境危害严重,应集中回收。

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却认为以前有关废电池危害环境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而中国对废电池的回收还没有太大反应。

二、废电池的处理?

废旧电池处理方法:

1、送到回收站:有些地区设有专门的回收废旧电池的垃圾箱、垃圾站、回收站之类的;

2、焚烧:电池中含有很多化学物质,还含有硫酸,把废旧电池拿到比较远的无人的地方进行焚烧,减小废旧电池对人类的危害;

3、热处理:将旧电池磨碎后送往炉内加热,这时可提取挥发出的汞,温度更高时锌也蒸发,它同样是贵重金属,铁和锰熔合后成为炼钢所需的锰铁合金;

4、直接从电池中提取铁元素,并将氧化锰、氧化锌、氧化铜和氧化镍等金属混合物作为金属废料直接售卖;

5、湿处理:除铅蓄电池外,各类电池均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离子树脂从溶液中提取各种金属,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原料比热处理方法纯净,而且电池中包含的各种物质有95%都能提取出来;

6、制锌粒:电池中含有铁、锌、锰,等物质,将表皮的塑料纸剥去,再剥去锌壳洗净后放到铸铁锅中,加热熔化并保温2小时,除去上层浮渣,倒出冷却,滴在铁板上,待凝固后就可获得锌粒;

7、二次电池的再利用:利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以组建成一个新电池,即当一个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之后,还可以用电能使化学体系修复,然后再利用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一般为可充电电池。

三、回收废电池的好处?

为了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校园更美丽,使之变废为宝。  据了解,一节钮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如果电池中的有毒物质被人体所吸收就会损害到神经系统,造成对身体的伤害,甚至可能致癌。但废旧电池中还有部分有用物质,如果对其进行专门回收并进行资源化处理,则可变废为宝,将其变成蕴藏无限再生资源的“城市矿山”。  开展回收废旧电池这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有利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同时,还可以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多做贡献,推动经济社会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意义十分重大。

四、废电池的危险特性?

废电池包含有害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如镉、铅、汞等,这些物质会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如果废电池随意丢弃或放置在不当的地方,可能会导致地下水、土壤和空气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此外,废电池还存在着自燃和爆炸的风险,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正确处理废电池,采取科学有效的回收和处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五、废电池的污染事例?

电池主要有一次性电池、二次电池和汽车电池。一次性电池包括纽扣电池、普通锌锰干电池和碱电池,一次性电池多含汞。二次电池主要指充电电池,其中含有重金属镉。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 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汞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 电池中的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汽车废电池中含有的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通信业的发展,人们使用电池的机会愈来愈多,手机、寻呼机、随身听、袖珍收音机等都需要大量的电池作电源。今后一个时期,会有更多的废电池出现。然而,尽管近年来人们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日益重视,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等环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同程度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废电池污染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如何及时安全地处理废电池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 人体一旦吸收这些重金属以后,会出现哪些病症呢?据有关专家介绍,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本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国生产的含汞碱性干电池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的汞含量为0.025%,我国电池生产消耗的汞每年就达几十吨之多。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它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 目前,中国电池180多亿只的年产量占世界电池总产量的30%以上,年消费量达70-80亿只,但回收率却不足2%。 回收电池陷入尴尬 由于人们对废旧电池的污染认识不足,随意丢弃废电池的现象十分严重,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废旧电池都随处可见。 据了解,北京市电池年消耗量达6000多吨。虽然近几年关于废旧电池的回收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指定了专门进行回收的定点单位,同时在学校、商场、社区等一些高密度人群区设立了回收点,但收效甚微。1998年以来,北京市垃圾回收中心共回收废旧电池400余吨,回收率仅为1.7%。大量的废电池都被丢弃了。 上海市从1998年5月开始启动废电池回收工作,废电池回收点也是逐年递增,迄今为止全市已设置了四五千个废电池回收点,共回收废电池100余吨,但这与全市每年产生的大约3000多吨废电池相比相去甚远。 杭州市三名中学生曾经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等办法,用几个月时间完成了《关于废旧电池回收现状调查与研究》的调查报告,结论是:我国废旧电池回收率只有1-2%。他们对废电池危害大而回收差的现状感到震惊。三名中学生在调查中发现,有近八成的市民认为废电池回收活动“与自己无关”或“没时间参加”,有87%的居民将废电池与生活垃圾一起丢弃。 由于人们对废旧电池的污染认识不足,随意丢弃废电池的现象十分严重,而对于城市主动设置的回收箱,很多市民非常淡漠。 长春市曾经在城区投放了200个绿色的废旧电池回收箱,收回了不少废电池。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部分回收箱却成为群众随手投掷废物的“垃圾箱”,有的甚至遭遇“封口”的尴尬。长春百货大楼电池专柜的两侧,摆放着两个废旧电池回收箱,可是“口”却被广告宣传画封住了。营业员说,自从回收箱摆在这儿以后,几乎没有人来投废旧电池,大家都把它当成垃圾箱,往里扔果皮、纸屑,甚至往里面吐痰。她们干脆将回收箱清洗干净,把“口”封上,以减少麻烦。 有关环保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回收网络和体系,是造成废旧电池回收处理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应客观地分析和评价。电池通常分为普通干电池、可充电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三大类。在这三类电池中,普通干电池使用量最大,约占电池使用量的95%以上。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普通干电池中的汞,镍镉电池中的镉和铅酸蓄电池中的铅。废铅酸蓄电池和废镉镍电池数量较少,利用价值高。目前,废铅酸蓄电池基本得到了回收利用,废镉镍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前景也比较乐观,镉镍电池将逐步被氢镍电池替代。因此,镉和铅的污染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废电池的污染问题主要是汞污染。 实际上常用的干电池多呈固态,电池中虽然含有汞等有害物质,但由于作为添加剂,其含量非常少,而污染物由内部迁移至环境中也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其污染的范围和程度是有限的, 并非象个别媒体宣传的那样严重。15年前日本电池工业协会曾委托福冈大学做电池(含汞和镉)掩埋试验,试验结果目前仍未发现汞、镉等重金属的污染。2001年--2002年间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288个各种垃圾填埋场的渗透液和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监测,没有发现废电池污染影响的存在。 二、主要发达国家回收处理废电池的做法。在防止废电池污染方面,美、日、法、英等发达国家政府的政策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普通干电池的,要求制造商逐步降低电池中的汞含量,最终禁止向电池中添加汞。如果企业或社区自愿收集处理废电池,政府既不鼓励也不限制;另一类是针对可充电电池的,要求制造商逐步淘汰含镉电池。目前,氢镍、锂离子电池正在逐步取代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镉镍电池。同时,一些发达国家的电池制造商协会也开展了可充电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效果比较明显。 在废电池处理方面,除德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都没有强制收集和处理的规定。随着电池无汞化后,德国政府也在重新研究是否需立法强制回收废电池的问题。对已有的废电池,德国是收集后储存在废矿坑中。日本、瑞士则各建有一家废电池处理厂,采用火法焙烧工艺,但一次性投资大,技术要求及运行成本都比较高,且废干电池数量少,处理能力未能充分发挥。 三、废电池的污染防治和资源再利用必须同步进行。对普通废电池的回收处理,目前国内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废电池的主要成分为锌、二氧化锰、铁、铜、石墨及汞等,约占电池总重量的75%,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且汞对环境及居民健康危害严重,因此,对废电池应当进行回收和专门处理。另一种意见认为,电池生产实现无汞化以后,废电池可以作为普通垃圾处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上对废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一些城市的民间环保组织和个人自发开展了废电池回收活动,但目前收集量不到电池消费总量的1%。 当前废电池回收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研究机构和专家对废电池的环境影响及如何处理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二是仍有一部分生产企业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降低电池产品中的汞含量,仍在违规生产和销售高汞电池;三是收集起来的废电池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给环境及居民健康带来汞污染隐患等。 我们认为,废电池的污染防治和资源再利用必须同步进行,为此,应继续推动以下工作。一是加快调整产品结构,逐步降低电池中有害物的含量。坚决执行1997年中国轻工总会、国家经贸委等九部委、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规定》,积极发展“绿色、高效、优质”的环保电池。同时,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执法力度,落实限汞规定,净化市场环境。二是引导和规范废电池回收及资源再生利用,鼓励企业在技术可行、环保达标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利用。三是加强宣传引导,科学地认识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增加公众在废电池回收利用方面的知识,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购买无汞电池等绿色环保产品,举报生产和销售高汞电池的企业。在废电池回收利用取得成功经验后,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回收废电池的活动。 懂吗?

六、手机废电池分类?

案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或者干垃圾,具体情况分为:无汞的1号电池、5号电池、7号电池以及干电池、碱性电池、碳性电池属于干垃圾;笔记本电脑电池、充电电池、废镍铬电池、锂电池、镍铬电池、纽扣电池、铅酸电池、蓄电池、氧化汞电池等因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属于有害垃圾。

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或者干垃圾,具体情况分为:无汞的1号电池、5号电池、7号电池以及干电池、碱性电池、碳性电池属于干垃圾;笔记本电脑电池、充电电池、废镍铬电池、锂电池、镍铬电池、纽扣电池、铅酸电池、蓄电池、氧化汞电池等因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属于有害垃圾。

七、废电池哪里回收?

可以从网上查找一下电池极板的制作厂家,他们肯定回收这些旧电池的,因为铅酸类电池内部的原材料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可以经过提纯以后再加工成成品。并且外壳也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节能环保,减少浪费。回收的价格相应也是比市场收购价格要高的多。

八、怎样复活废电池?

1、让旧电池复活的方法:把旧电池放到冰箱里冷冻两三天,取出后隔一两天开始充电。

2、手机电池是为手机提供电力的储能工具,手机电池一般用的是锂电池和镍氢电池。 "mAh"是电池容量的单位,中文名称是毫安时。

3、对于锂电池的"激活"问题,众多的说法是: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充分的充放电,以便激活电池。这种"前三次充电要充12小时以上"的说法,是针对上世纪90年代的充电电池来说的,当时的那种镍镉电池具有记忆效应,需要满充满放来保证电池容量。手机上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它没有记忆效应,一般2-3小时就可充满,充满就足够了。如果对新电池前三次充放电真能达到12小时或以上,那会对电池造成很大伤害,有可能引起电池鼓胀,甚至燃烧。好在手机和充电器都有保护电路,充到100%是就会自动断电,插在充电器上也不会继续充电了。不过,这时还是拔下充电器为好,以防充电器保护电路万一出现问题使电池过充,对电池材料造成严重伤害,影响电池的容量和寿命。通常,手机说明书上介绍的充电方法,就是适合该手机的标准充电方法。

九、废电池怎么处理?

废旧电池需要进行专业处理,不能直接 discard。因为电池中含有的金属物质和电解液在丢弃后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废电池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回收利用。把废旧电池送回生产商或者电池回收公司进行再生处理。经过再生可以重新制作成功能完好的新电池,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最环保的处理方式。

2. 中和处理。使用特殊的中和剂和设备,对电池内的电解液和活性物质进行中和,使其变成安定的水溶液或固体废物。经过处理的电池不再具有腐蚀和污染作用。

3. 焚烧法。在特定的焚烧炉中焚烧废旧电池,将其变为灰熔渣,再进行填埋。此法能减轻污染物的毒性,但会产生其他气体污染。

4. 填埋法。在规定的填埋场中直接填埋废旧电池。这种方法处理费用低廉,但填埋后的电池很容易对环境产生污染,许多国家已严格限制该处理方法。

5. 化学法。使用化学法对电池内的零件如汞进行提取和稳定,使电池变成无害的固体废物以达到安全处理的目的。这种方法设备投资大,成本较高,但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二次污染。

对于废旧干 cell 电池,我们可以选择回收或焚烧法;对于废液态电解液电池,最好选择回收、中和或化学法等无害化处理方式。把废旧电池进行分类收集,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再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废旧电池造成的环境污染已越来越严重。因此,许多地区对废电池的处理已制定较严厉法规,禁止直接丢弃。我们每位公民都应积极参与到废旧电池的分类收集活动中去,为环保出一份力。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对电池实施无害化处理,尽最大可能实现再生利用,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十、废电池对土壤的危害?

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镉、锰、铅等。当废电池经过日晒雨淋,表面的皮层会出现锈蚀,其中的有害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

汞具有强烈的毒性,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主要造成肾损伤以及骨疾-骨质疏松、软骨症及骨折。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

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据统计,仅北京市每年因废电池而进入自然环境的汞竟然达到29.6吨,所以废旧电池是不可以随意丢弃的应该进行合理的回收。

扩展资料:

废电池的处理方法:

1、常见的干电池,包括碱性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可以直接扔到专门的分类垃圾箱。

2、含铅汞的废电池,应该交给废电池回收机构,让他们处理。

3、不含铅汞的废电池,可以直接扔在城市分类垃圾箱里面。

4、不鼓励集中收集废电池再处理,最好从源头做起尽量不使用含汞电池。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