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驱动器频率与电机转速关系?
一、伺服驱动器频率与电机转速关系?
只有交流电机的频率与转速有线性关系, 直流、步进等电机两者之间关系不大。
电机转速与频率的公式:n=60f/p
上式中
n——电机的转速(转/分);
60——每分钟(秒);
f——电源频率(赫芝);
p——电机旋转磁场的极对数。
拓展资料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描述周期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ν表示,单位为秒分之一,符号为s-1。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频率概念不仅在力学、声学中应用,在电磁学、光学与无线电技术中也常使用
二、频率与电机转速的关系是什么?
电机频率与转速的关系可以用公式n = 60 f / p表示。
n—电机转速(转/分)
60—每分钟(秒)
f—电源频率(赫兹)
P—电机旋转磁场的极对数
电机转速的决定因素:
对于同步电动机或异步电动机来说,电动机的转速与电源的频率,电动机磁极对数有关,电源频率越高、磁极对数越少,其转速就越高;对于异步电动机还与通过电动线圈的电流有关,电流越大,其转速就越接近同步转速。还有一类电动机(通常就是交直流电动机),其转速与电源的频率是无关的。只与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小有关。
一般电机的转速:
2级电机 3000转
4级电机 1500转
6级电机 1000转
8级电机 750转
10级电机 600转
16级电机 500转
三、伺服电机转速与脉冲宽度的关系?
这个就牵涉到伺服电机的一个重要概念,电子齿轮比,一般都是表示为多少个脉冲转一圈。
假定我们设置伺服电机10000个脉冲转一圈,那么我们发送100000个脉冲,伺服电机就转10圈。而这个脉冲是以10000Hz发送的。(脉冲频率的含义是指一秒钟的脉冲个数)。10000Hz的脉冲就是一秒钟发送了10000个脉冲,而伺服电机是10000个脉冲转一圈的,因此,伺服电机就在一秒内转了一圈,速度就是60r/min。
当然这只是伺服电机的转速和位置,实际操作中,我们还要考虑减速比和导程,这个称之为用户单位和电子齿轮比之间的换算
我们通过运算,把我们实际需要的位置Position 换算成伺服电机的脉冲数Pulse_Num,这样我们在编程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用户单位,也就是毫米,我们更可以把这段换算做成功能块,这样我们直接调用即可,省去了麻烦的计算。
脉冲数和脉冲频率是如何转换为伺服电机的转速和圈数的
我们如果想让伺服电机移动10毫米,只需要输入10即可,不必每次都进行繁琐的计算。这就是结构化编程和ST语言的好处,如果你还是觉得ST麻烦,不如梯形图直观。
四、频率与转速的关系?
1、定义:频率是周期的倒数,转速是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圈数。转速n=ω/2π=1/T=ν,频率ν=1/T。因此,两者之间的联系是计算方法一致,单位不一样,一般频率用Hz,转速用(圈/分钟)或(圈/秒)来表示。
2、电动机的转速是由电源频率和本身的磁极对数决定的,交流电机的转速是由供电电源的频率和电机极对数决定的。在我国的电网频率是50HZ条件下,电机的极对数越多转速越慢。(如:频率f=50HZ、极对数r=2(极数为4)时,转速n=60f/r=60*50/2=1500rpm;极对数r=4(极数为8)时,转速n=750rpm。)
五、变频器输出频率与电机转速的关系?
变频器输出频率改变,电机的转速改变。但应该说明的是,电机改变的是电机的“同步转速”,也就是电机内旋转磁场的转速。而电机的轴输出的真正转速,是随电机轴上的负载增加而降低。即:电机转速=电机同步转速-电机转差率。这个结论说明的是,电机的实际转速,与轴上的负载有关,也就是你说的,负载改变,电机的转速也还是在改变,尽管改变的不多。对双电机而言,也就是因不同的负载,电机的转速不同,或不同步的原因。
解决的办法,通常可以采用变频器配套的“同步单元”,是变频器的一个配件,装在变频器内。同时,每个电机要配一个光电编码器,输出的信号,均送到一台变频器(主变频器)中,今后调速的方法是,给定一台电机的转速,另一台间接就跟随主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同步运行。
也可以称这种系统叫“软轴系统”。当然,更高级的同步,需要采用伺服电机系统。
六、电机转速与频率的公式?
只有交流电机的频率与转速有线性关系, 直流、步进等电机两者之间关系不大。
电机转速与频率的公式:n=60f/p
上式中
n——电机的转速(转/分);
60——每分钟(秒);
f——电源频率(赫芝);
p——电机旋转磁场的极对数。
拓展资料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描述周期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ν表示,单位为秒分之一,符号为s-1。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频率概念不仅在力学、声学中应用,在电磁学、光学与无线电技术中也常使用。
七、伺服电机怎么频率和时间的关系?
一、看你的上位机使用的是什么,PLC、数控系统等,或者简单外围设计。这里要区分位置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和转矩控制方式。一般来讲位置控制(即脉冲控制),加减速时间主要由上位机系统来决定的,即脉冲频率的加减速时间;速度控制方式和转矩控制方式(DC10V电压控制),加减速时间主要是靠伺服驱动单元内部参数设置。
二、看你伺服电机的性能了。
我一般伺服电机的加减速时间设置在300ms左右吧,当然若你的伺服电机性能够好,或者设备要求相应要更快,那么可以设置的更短。此外加减速时间的设置和机械还是有很大关系的,机械的惯性若是较大的话,建议加减速时间放长点比较好。
加减速时间的设置,要取决于最后调试的结果,我认为观察机械部分,做到启、停时机械部分运行自然协调就是很好了,时间短了,就会感觉太硬,时间设置长了,就会感觉太软。这个要是不怕麻烦,可以自己慢慢试。
八、伺服电机转速和转矩之间的关系伺服电机的工作模式?
伺服电机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具体采用什么控制方式要根据客户的要求以及满足何种运动功能来选择。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伺服电机的三种控制方式。
如果您对电机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是用转矩模式。
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
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的闭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
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
对运动中的动态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时,需要实时对电机进行调整。
如果控制器本身的运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
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
九、sew电机转速和频率对应关系?
1)输入电压为220-240伏时采用三角形接法; 2)输入电压为380-415伏时采用星形接法; 3)输入频率为50赫兹对应的转速为1410转/分钟; 4)S1为连续工作制,即电机在铭牌规定的额定条件下,能保证长期连续运行。
十、伺服电机转速与电压的公式?
电机的转数和极数有关系。 交流电机的转速公式是统一的,n=60f/p(1-s) f:交流电频率,P:电机极对数,s:转差(s=0时为同步机) 电压是提供必要励磁的基本保证,只要达到额定,就能确定s的取值范围,就可以用上述公式确定速度。 交流伺服电机每分钟可以达到1转。 交流伺服电机是工作原理及如何控制转速的: 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