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机 > 正文

电机与外壳短路原因?

电机 2025-05-13 13:17

一、电机与外壳短路原因?

电动机的机座外壳是接地的,如果线圈绝缘受损与铁心或外壳相碰,从而形成绕组对地短路故障。造成绕组对地短路故障的原因较多,如绕组 受潮、绝缘材料变质失去绝缘能力、导线漆皮破损、电动机因长期过载发热使线圈绝缘老化变脆、铁屑等异物进入电动机内部等,都会造成接地故障。有时发生较为轻微的间歇性接地,电动机还可以起动运行;若严重接地会使电动机无法起动。另外接地故障会使电动机外壳带电,会造成人身触电的危险。

当电动机的外壳接地不良,人体触摸机壳时,会经电动机的绕组接地点通过人身及大地与电源变压器构成电流回路,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但 对电动机本身而言,由于仅有一处接地,机壳又不接地,所以不能构成回路。因此,电动机仍然可继续运行,然而若不及时排除此故障,如再 有一处接地,就会造成匝间短路或相间短路事故了。

如果电动机外壳接地,虽有一相漏电时,但接地电流可以构成回路如虚线所示,这时对人身较为安全,但对电动机本身危险较大。因为对于接 地相的绕组匝数会相应地减少。所以,会使该相电流增加。接地点越靠近绕组的引出线端,情况越严重,甚至有烧坏绕组绝缘的危险。所以在 电动机运行电路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二、电机线圈和外壳短路原因?

1)电动机长期过载,导致绝缘老化失去绝缘作用;

(2)嵌线时造成绝缘损坏;

(3)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造成绝缘击穿;

(4)端部和层间绝缘材料没垫好或整形时损坏;

(5)端部连接线绝缘损坏;

(6)过电压或遭雷击使绝缘击穿;

(7)转子与定子绕组端部相互摩擦造成绝缘损坏;

(8)金属异物落入电动机内部和油污过多。

三、什么是对电机短路试验?

短路试验是用制动设备,将其电动机转子固定不转,将三相调压器的输出电压由零值逐渐升高。当电流达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时即停止升压,这时的电压称为短路电压。额定电压为380伏的电动机它的短路电压一般在75~90伏之间。

短路电压过高表示漏抗太大。

短路电压过低表示漏抗太小。这两者对电动机正常运行都是不利的。

在电力系统中,短路试验包括变压器短路试验和发电机短路试验等,可校验相关设备的稳定性和获得重要设备参数。

四、电机外壳裂开了对电机有什么影响?

电机的外壳裂开后,转子和定子的定位发生变化,使之摩擦从而堵转难以启动。但是绕组并没有断路或损坏,所以绕组的阻值和电流都比较平衡。建议您赶紧换电机外壳,以免造成更大程度的损坏。

可能会漏电,杂物和水进入裂口回造成电机短路,所以电机外壳裂开了还是不要用了。如果只是后壳裂了一点点,没有影响到定子就不会有问题,如果比较严重定子移动位置就会有影响。

五、电机短路?

答,电机短路就是电机定子绕组线圈内部发生短路现象,这需要转线部门重新把电机定子绕组再次重新缠绕,这是工厂用电维修电工经常遇到的一些故障类型,我们可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自己在现场实际工作当中积累的经验做好日志,提高自己的检修水平在遇到类似问题,能有效解决

六、电风扇电机外壳怎么拆开?

换挡开关如何取下来

七、地线对电机外壳一碰打火?

微量的火花是感应电。是正常的。如果和地线相碰发火花会启动漏保,则说明电机漏电,可将电源火零线对换一下,是否会消除。不论怎么说,220v电机的外壳应设接地保护系统,最起码有漏电保护器,这样才能做到用电安全。 动机外壳带电原因:

1)电源线与接地线搞错,绝缘老化使绝缘性能降低;

2)接地线失灵;

3)引出线与接线盒碰壳。 以上的故障逐个排查一下;

4)局部绕组绝缘损坏使导线碰壳;

5)铁心松弛刺伤导线;

6)接线板损坏或表面油污过多;

7)电动机绕组受潮。

八、硬盘电机短路?

首先检测电机是否对地短路,如果是短路,应情况更换电缆或电机。若没有发生短路,就要更换变频器的驱动板了。

负载出现短路,这种情况下如果把负载甩开,即将变频器与负载断开,空开变频器,变频器应工作正常。

这时用兆欧表测量一下电机绝缘,电机绕组将对地短路,或电机线及接线端子板绝缘变差,此时应检查电机及附属设施。

九、电机短路跳闸?

电机跳闸就是当电机或线路故障时,电流突变,从而引起保护开关自动断开。引起电机跳闸的原因主要分为线路短路、负荷过载、机械故障引起电机电流过大等几大类。

电动机运行中自动跳闸的处理原因:

1)定子线圈匝间或相间短路。

2)动力电缆故障。

3)所带机械卡涩。

4)电压过低。

5)继电保护误动作或人员误动。

处理:

1)如果备用电动机未自动投入,应迅速合上备用电动机的开关。

2)如果无备用电动机,应通知电气运行值班人员检查,无问题后,方可启动一次。

3)如果备用电动机自动投入,将各控制开关恢复到正常位置。

4)若再启动时跳闸,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再次启动,并通知电气人员检查。

5)电气运行人员接到通知后,应检查电动机保护动作情况,热继电器动作情况,电动机静子线圈及电缆是否有短路、接地、断线现象,保护定值是否过小,联锁回路是否正常,开关容量是否过小,所带机械是否卡涩,开关机构是否良好,并测量电动机(包括电缆)的绝缘电阻。

十、电机外壳温度?

关键是你的电机绝缘等级是什么,如果是A级,环境温度40℃,那么电机的外壳温度应该小于60℃。电机各部位的温度限度  (1) 与绕组接触的铁心温升(温度计法)应不超过所接触的绕组绝缘的温升限度(电阻法),即A级为60℃,E级为75℃,B级为80℃,F级为100℃,H级为125℃。  (2) 滚动轴承温度应不超过95℃,滑动轴承的温度应不超过80℃。因温度太高会使油质发生变化和破坏油膜。  (3) 机壳温度实践中往往以不烫手为准。  (4) 鼠笼转子表面杂散损耗很大,温度较高,一般以不危及邻近绝缘为限。可预先刷上不可逆变色漆来估计。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性能参考温度(℃)A80 E95 B100 F120H145绝缘材料根据热稳定性可分为如下7个等级:1,Y级,90度 ,棉花2,A级,105度,3,E级,120度4,B级,130度,云母5,F级,155度,环氧树脂6,H级,180度,硅橡胶7,C级,180度以上 常用的B级电机,其内部的绝缘材料往往是F级的,而铜线可能使用H级甚至更高的,来提高其质量。一般为提高使用寿命,往往规定高级绝缘要求,低一级来考核。比如,常见的F级绝缘的电机,做B级来考核,即其温升不能超过120度(留10度作为余量,以避免工艺不稳定造成个别电机温升超差)。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绝缘的温度等级 A E B F H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80 100 125性能参考温度(℃)80 95 100 120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