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引线烧毁的原因?
一、电机引线烧毁的原因?
电机引起烧毁的原因有很多。1转堵,如果电机外接设备转动不灵活或转不动,就会加大电流直到烧坏电机。2电源电压低,因电机启动电流大,如电压低,将引起绕组电流大,烧坏电机。3缺相,若缺一相,将导致三相绕组某一相绕组电流增大,烧坏电机。4电机启动电路出现松动,导致电机得电接触不良,也会烧坏电机。5潮湿,引起线圈与外壳㴜电,也会烧坏电机。
二、电机引线怎么焊接?
成麻花状拧在一起,注意最后10-20MM处清除绝缘层后再拧紧,最后用焊枪把这部分焊好后涂绝缘漆再套绝缘管。
把所有的引出线弄好后按方向排好用绝缘绳匝好即可。
三、无刷电机引线定义?
无刷电机的八根线其中有三根粗线是电机绕组的引线。
四、电机引线的重要性?
电机引接线是实现电机与电源相连接的关键零部件,按照电机额定电压、额定电机及使用环境等要素,会对电机引接线的导电面积、绝缘结构及耐热、耐腐蚀等性能做出具体规定。
有的电机引接线,在绕组完成浸烘后连接,而有的厂家则在绕组浸漆前完成连接,并随绕组一同进行浸烘。不同的生产加工工艺,对引接线的要求的有所不同,随绕组一同浸烘工艺,对引接线的要求要相对高一些,引接线必须能耐受一定温度下,绝缘漆对其的腐蚀。
五、一Kw单相电机的载流量是多少?
对单相220V电源来说,1千瓦负载的电流是1000÷220=4.55安;若是三相负荷1千瓦,则电流起码是1000÷(380×1.732)=1.52安,因为只有在纯阻性负载时电流是如此,若是1千瓦的三相电机、变压器等感性负载,则因为存在功率因素问题,上式计算的电流值还需要除以功率因素,比如三相1千瓦负载,功率因素为85%时,电流应该是1000÷(380×1.732×85%)=1.79安培。
六、带载与不带载的电机启动电流一样吗?
严格的来说,启动那一刻(瞬间),启动电流是一样的,只由电机自生的电气参数和外加电压决定。而后不带载的工况(轻载),电机加速快,所以反电动势增加快,从而电流下降快,直到稳定值。带载工况电机加速慢,电流下降也慢。所以总结就是,启动一瞬间,启动电流最大峰值是一样的,但启动过程整体来看,带载工况启动电流大。
七、电机引线烧坏怎么接?
电机引线烧坏,用电烙铁加锡焊连接就行了。
八、单相电机的铜线引线方法?
单相电机的主副线圈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只要从它的内部引出三个端子进行连接就行了。而且单相电机要增加电容,然后把启动电容跟运行电容连接在一起就完成了。
先用万用表把单相电机内,接线端子中的三个端子都测量出来,
然后会得出三组数值。接着把电容接阻值最大的端子,而零线以及火线接阻值小的两个端子。
1、电机在接线时,要用绝缘电阻表把电机的绝缘电阻检测好。正常时候,500V之内的电机要用500v电阻表来检测排查。这样测出来的绝缘电阻数值是非常准确的,一般都是低于5欧姆的。
2、而电机在接线时,要把线路中的电源电压给了解清楚。然后要把电机铭牌中标识的情况和额定电压进行对比,看看是否相对应。然后再把铝芯线以及铜芯线,还有电机柱头要紧密的进行连接,不能有松动的现象。而且铜芯线的最小截面面积是不能低于1平方毫米,的而铝芯线最低截面面积是不能低于2.5平方毫米的。
3、在接线时,导线要跟电机的管口进行连接。并且距离地面的高度要低于100毫米,还要使用金属软管以及塑料软管,对导线做好保护措施。并且要把导线适当的延长点,这样导线在伸缩的时候比较方便。而且导线的另一边要跟进线和相互连接,还要设置好稳定的支点。
九、2.5的电缆载流量?
家庭电路常用的电线规格有:1,1.5,2.5,4,6,10,16平方的电线。
1平方的铜芯线,安全载流量范围为(6-8)A,所能带动的功率范围为(1.3-1.7)KW。
1.5平方的铜芯线,安全载流量范围为(8-15)A,所能带动的功率范围为(1.7-3.3)KW。
2.5平方的铜芯线,安全载流量范围为(16-25)A,所能带动的功率为(3.5-5.5)KW。
4平方的铜芯线,安全载流量范围为(25-32)A,所能带动的功率为(5.5-7)KW。
6平方的铜芯线,安全载流量范围为(32-40)A,所能带动的功率为(7-8.8)KW。
10平方的铜芯线,安全载流量范围为(40-65)A,所能带动的功率为(8.8-14.3)KW。
十、120的铜排载流量?
10×120铜排安全载流是2330A,12×120铜排安全载流是2550A。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