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气隙误差标准?
一、电机气隙误差标准?
对于18.5kw以下电机,气隙误差(公差)在0.05mm内。电机气隙是指定转子铁心之间直径方向上的双面间隙。中小型电机气隙在0.25—0.4mm之间,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气隙越大。气隙大小直接影响电机性能,气隙小,加工难道大,易扫膛;气隙大,磁化电流大,功率因数降低,影响电机品质因数。
二、电机气隙标准依据国标?
据我了解电机的气隙的大小从来就没有国家标准,只是在电机设计手册上有一些正在使用的数值。在电机设计时要根据电机的性能要求及电机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合理的选择,自己可以总结一些气隙数值。另外对有些电机气隙的大小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正好是相反的,这要靠试验来认证。
三、电机定转子气隙标准?
一般小型异步电动机的气隙约为0.25~1.5mm之间,中型异步电动机的气隙约为0. 75~2 mm之间。
气隙是为了保证转子在定子腔内能自由转动,气隙的大小对异步电动机的性能、运行可靠性影响较大。为了减少励磁电流和功率因数,应尽量减小气隙。但气隙过小又会走向反面,使气隙谐波滋场增大,电动机杂散损耗和噪声增加,使最大转矩和启动转矩都减小。
四、电机气隙?
气隙指的是静止的磁极和旋转的电枢之间的间隙。
气隙的大小,决定磁通量的大小,如果气隙较大的话,漏磁就多,那么电机的效率就会降低,如果气隙太小,就容易扫定子膛。因此,需要将气隙控制到一个合理的数值,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小容量电机中,气隙为0.5~3mm。五、发电机定转子气隙标准?
一般小型异步电动机的气隙约在0.25~1.5mm之间,中型异步电动机约在0. 75~2mm之间。
电动机定子与转子的间隙,是电动机生产过程中已经定型的,除非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转子扫膛种种原因,造成间隙变大,但是一般不可能。
电动机电流大,原因比较多。
1:定位磁钢的偏离,处理方法:重新粘合;
2:碳刷间的间隙不均匀,处理方法:校正碳刷间隙;
3:电池正负极之间有短路,处理方法:排除短路;
4:匝间短路,处理方法:重新换线;
5:换向器片短路,处理方法:清理打磨换向器片;
6:轴与轴承之间配合过紧,处理方法:研磨轴;
7:电动车零启动,处理方法:行驶时尽量避免;
8:负载大或车行驶阻力大,处理方法:人力协助。
六、测量气隙标准?
气门间隙的大小由发动机制造厂根据试验确定。一般在冷态时,进气门的间隙为0.25mm~0.35mm,排气门的间隙为0.30mm~0.35mm。
1、过小:如果气门间隙过小,发动机在热态下可能因气门关闭不严而发生漏气,导致功率下降,甚至气门烧坏。
2、过大:如果气门间隙过大,则使传动零件之间以及气门和气门座之间产生撞击响声,并加速磨损。同时,也会使气门开启的持续时间减少,气缸的充气以及排气情况变坏。
七、发电机定转子气隙标准值?
根据发电机结构原理可知,发电机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一般为0.3毫米左右。对于功率比较大的发电机来说,为了安装方便起见,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一般设计稍微大一点,但是,最大一定不能超过0.45毫米。
因为,从发电机工作原理可知,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太大,发电机磁路磁阻太大,磁阻太大会使发电机内部空间中的磁场强度降低,导致发电机工作效率降低。
八、电机气隙怎么解决?
1、 找好汽轮机和发电机联轴器中心,连接好联轴器螺栓。
2、将转子按上下左右每隔90°的位置上作好标记,然后按运行时转子旋转的方向盘动转子,当转至90°的标记点时停下,测量发电机前后两端上下左右定子与转子间的间隙。( 测量发电机组空气间隙最好使用长带形或楔形塞尺。)
3、转子盘动一周后,每一端间隙可得四个数值,取其平均值,如此测得的上下左右侧间隙值应均匀相等,其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0%,否则应通过移动定子和台板的位置及高低来调整。
九、高压电机上下气隙偏差标准?
一般小型异步电动机的气隙约在0.25~1.5mm之间,中型异步电动机约在0. 75~2mm之间。
电动机定子与转子的间隙,是电动机生产过程中已经定型的,除非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转子扫膛种种原因,造成间隙变大,但是一般不可能。
电动机电流大,原因比较多。
1:定位磁钢的偏离,处理方法:重新粘合;
2:碳刷间的间隙不均匀,处理方法:校正碳刷间隙;
3:电池正负极之间有短路,处理方法:排除短路;
4:匝间短路,处理方法:重新换线;
5:换向器片短路,处理方法:清理打磨换向器片;
6:轴与轴承之间配合过紧,处理方法:研磨轴;
7:电动车零启动,处理方法:行驶时尽量避免;
8:负载大或车行驶阻力大,处理方法:人力协助
十、轴承气隙合格标准?
轮毂轴承轴向间隙的标准极限值为0.05 mm,不能超出。
在安装轴承时,轴承与轴、轴承与轴承室的配合,会使轴承的游隙有一定的减少量。这时会有一个游隙值。在使用过程中,轴承旋转时,因材值的温差也会市轴承的内部游隙有一定的减少量。
轴承达到最理想的寿命,必须有合适的游隙,游隙值=设计游隙(出厂游隙)-内圈配合产生的游隙减少量-外圈因配合产生的游隙减少量加上或减去因温差产生的游隙减少量或增加量。
扩展资料:
大游隙组适用于内、外圈配合过盈量较大、或者内外圈温度差大、深沟球轴承需要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者需要改善调心性能、或者需要提高轴承极限转速和降低轴承摩擦力矩等场合。
小游隙组适用于较向高的旋转精度、需要严格控制外壳孔的轴向位移、以及需要减小振动和噪音的场合。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