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对波长的影响?
一、极性对波长的影响?
影响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外因是指测定条件,如溶剂效应等。所谓溶剂效应是指受溶剂的极性或酸碱性的影响,使溶质吸收峰的波长、强度以及形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这是因为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间可能形成氢键,或极性溶剂分子的偶极使溶质分子的极性增强,从而引起溶质分子能级的变化,使吸收带发生迁移
二、极性分子的极性比较?
对于分子极性大小,目前尚无一个公认准确的量化标准,但比较常用的是根据物质的介电常数(尤其是液体和固体),对于一些简单的分子也可以根据其本身结构判断其是否有极性(如二氧化碳为直线型分子,为非极性化合物,但二氧化硫分子结构为V字型,故为极性分子)。
通常分子极性可以用于物质的柱色谱分析和物质结晶分离,对于通常的实验来说:常见的溶剂极性大小顺序(由小至大)为:
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苯、甲苯、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乙烯、二苯醚、氯仿、正丁醚、乙醚、DME、硝基苯、二氧六环、三辛胺、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三丁胺、甲酸甲酯、三乙胺、丙酮、苯甲醇、吡啶、正丁醇、异丙醇、乙二醇、乙醇、乙酸、甘油(丙三醇)、乙腈、DMF、甲醇、六甲基磷酰胺、甲酸、DMSO、三氟乙酸、甲酰胺、水、三氟甲磺酸、无水硫酸、无水高氯酸、无水氢氟酸。
三、分子极性影响物质熔沸点的前提?
熔点和沸点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沸腾需要克服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来源于三部分: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分子量越大,其色散力越大,沸点越高,对于同分异构体,分子极性大其诱导力和取向力较大,沸点较高,所以支链烷烃比相同碳数的直链烷烃沸点低;但是熔点主要决定于其晶格能的大小,分子形状越规整,对称性越好晶格能就越高,熔点也越高,比如苯的熔点比甲苯要高60几度,就是因为甲苯的对称性不如苯,但是甲苯的沸点比苯高30度,就是因为其分子量大,极性也大
四、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熔沸点?
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直接相关,分子量相同色散力相当,而极性大的分子取向力大,总体看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高.
熔点的问题比较复杂,分子结构对其具有更大的影响.因为液体与固体相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在一个数量级上,变化不大.对称性好的分子通常易结晶熔点高.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苯与甲苯,苯的沸点比甲苯低(分子量、极性都稍小),但苯分子高度对称,因此熔点为5.5度,而甲苯的熔点为-95度,要低很多.
离子液体是离子晶体,组成微粒间的作用力为静电吸引(比范德华力大得多),因此几乎没有蒸汽压,但是由于它们被设计成不对称结构,其熔点可以低至零下
五、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有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的极性等.首先是比较分子的极性(这是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主要因素),有极性的比没有极性的大,极性强的比极性弱的大;在极性相当时比较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分子间作用力大. 以上只能大致定性判断.还有其它影响因素,比如分子的空间结构会影响分子间的间隔,进而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但主要就是以上两种.
六、对二甲苯是极性还是非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因为 CH3-C6H4-CH3 这个分子所有C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并且结构是对称的,分子没有极性。
二甲苯有3种不同的结构,只有对位的二甲苯
七、乙炔的分子极性?
乙炔是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乙炔的结构式H-C三键C-H,这个是对称结构
乙炔的极性键
乙炔CH三CH,C三C就是非极性键,C-H就是极性键。所以极性键有两个
乙炔极性较大主要是因为炔烃中碳碳三键中的碳原子是sp杂化,而烯烃中碳碳双键的碳原子是sp2杂化。使得杂化后轨道上的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八、极性分子的组成?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为极性分子,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视结构情况而定,如CH4就不是极性分子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最本质方法是: 极性分子一个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而非极性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是重合的
极性键存在于不同种元素间
存在极性键的物质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
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
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
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如:CH4,CCl4,SO3,PCl5
2、受力分析法:
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2H4,BF3
3、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不是非极性分子的就是极性分子了!
高中阶段知道以下的就够了:
极性分子:HX,CO,NO,H2O,H2S,NO2,SO2,SCl2,NH3,H2O2,CH3Cl,CH2Cl2,CHCl3,CH3CH2OH
非极性分子:Cl2,H2,O2,N2,CO2,CS2,BF3,P4,C2H2,SO3,CH4,CCl4,SiF4,C2H4,C6H6,PCl5,汽油
根据分子中正、负电荷重 心是否重合,可将分子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相重合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不重合的是极性分子。
对于双原子分子,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是一致的。即由非极性共价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H2 、Cl2 、O2 等分子;由极性共价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如HCl、HF等分子。
对于多原子分子,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不一定一致。分子是否有极性,不仅取决于组成分子的元素的电负性,而且也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例如CO2 、CH4 分子中,虽然都是极性键,但前者是直线构型,后者是正四面体构型,键的极性相互抵消,因此它们是非极性分子。而在V形构型的H2O分子和三角锥形构型的NH3 分子中,键的极性不能抵消,它们是极性分子。
分子极性的大小用电偶极矩(electric dipole moment)量度。分子的电偶极矩简称偶极矩(μ),它等于正、负电荷重心距离( d )和正电荷重心或负电荷重心上的电量( q)的乘积:
μ= q· d
其单位为10-30 C·m 。电偶极矩是一个矢量,化学上规定其方向是从正电荷重心指向负电荷重心。一些分子的电偶极矩测定值见表9-5。电偶极矩为零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电偶极矩愈大示分子的极性愈强。
九、极性对纳米技术的影响
极性对纳米技术的影响
极性是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特别是在纳米技术领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将探讨极性对纳米技术的影响,以及在纳米材料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首先,让我们了解极性的定义和意义。
什么是极性?
极性在化学和物理学中是指物质分子内部原子围绕中心核移动形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现象。这种不均匀分布导致分子或材料的一个区域具有正电荷,而另一个区域具有负电荷,形成了极性分子或材料。
极性是由原子围绕核移动形成的,这种不均匀的电荷分布造成了分子或材料整体上的正负极性。极性可以分为偶极子、多极子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极性在纳米技术中表现出不同的影响。
极性对纳米技术的影响
在纳米技术领域,极性对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极性不仅影响着纳米材料的化学性质,还能够影响到纳米材料的磁性、光学性质等方面。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极性对纳米技术的影响。
1. 极性影响纳米材料的稳定性
纳米材料的稳定性是纳米技术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极性对纳米材料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具有极性的纳米材料在外界条件下易受到其他分子的影响,从而影响其稳定性。因此,在纳米技术研究中,需要考虑极性对纳米材料稳定性的影响,以确保纳米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2. 极性影响纳米材料的化学反应性
极性对纳米材料的化学反应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极性分子具有一定的电荷分布不均匀性,因此更容易参与化学反应。在纳米技术中,利用极性对纳米材料的化学反应性进行调控,可以实现对纳米材料性能的精准调控,从而拓展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
3. 极性影响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
极性对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也有明显影响。极性分子或材料在受到电磁辐射时会发生振荡,从而导致光学性质的变化。极性对纳米材料的折射率、吸收系数等光学性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为纳米材料在光学传感、光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4. 极性影响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
极性对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也有重要影响。极性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会发生形变,从而改变其电子结构。纳米技术研究中,通过调控极性可以实现对纳米材料的能带结构、导电性等电子性质的调控,为纳米材料的电子器件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5. 极性影响纳米材料的磁性
极性对纳米材料的磁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极性分子或材料受到外磁场作用时,会影响其磁性的表现。极性可以调控纳米材料的磁矩大小、磁化方向等参数,从而影响纳米材料的磁性行为。利用极性调控纳米材料的磁性,可以实现对磁性材料的精准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极性是纳米技术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对纳米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有着显著影响。了解极性对纳米技术的影响,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设计和调控纳米材料的性能,拓展纳米技术的应用领域。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极性在纳米技术中的重要性的启发和思考。
十、具有偶极矩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极性键即极性共价键,是两个不同原子间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共价键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其中,强酸强碱大部分盐是完全电离的叫强电解质
这是两个不关联的东东啊
比如 甲烷 CH4 C—H 是极性共价键 但甲烷不是电解质
HCl H—Cl是极性共价键 它是强电解质
H3PO4 --------------------弱电解质
不是。如CH4 、SiCl4 中的C—H 键、Si—Cl 键都是极性键,但它们都是非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