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越大是不是电流越大?
一、电阻越大是不是电流越大?
不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因为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变大,电荷流动的越小。从欧姆定律就可以看出这种关系
电流=电压/电阻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阻增大,分母扩大,算数式的商即电流变小。
二、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大吗?
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在常温常压的情况下,欧姆定律的关系:电压=电流x电阻,或电流=电压/电阻。
电阻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
三、电流相等电压越大电阻越大吗?
电压越大不一定电阻越大,需要在恒定电流状态下。电压大小和电阻大小没有直接关系,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才是有相关性的,在相同的电流情况下,电压大电阻也越大。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来描述,电流强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简称电流,用I表示。
电流强度是标量,习惯上常将正电荷的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总是沿着电场方向从高电势处指向低电势处。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是SI制中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四、铜线越粗电阻越大?
相同材质、长度的电线,铜线越粗(直径越大),电阻越小,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电流就越多;铜线越细(直径越小),电阻越大,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电流也就越少。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电线有1平方、1.5平方、2.5平方、4平方、6平方和10平方等。不同平方电线的区别,
通俗一点说就是载流量的不同,横截面积越大(粗铜线),电线的安全载流量就越大。按照国际标准,我们家庭常用的电线,不同平方数,对应的安全载流量大约分别如下:
1平方:载流量为6~8A。
5平方:载流量为8~15A。
5平方:载流量为16~25A。
4平方:载流量为25~32A。
6平方:载流量为32~40A。
10平方:载流量为40~65A。
即使细铜线合起来和粗铜线一样粗,能通过的电流强度也比细铜线小。
五、铜线越细电阻越大?
是
1、根据电阻公式 R=ρL/S 可知,电阻R与导线截面积S成反比,S越小导线越细电阻R就越大;
2、导线好比水管,水管粗细好比截面积,水管对谁的阻力好比电阻。那么,水管越粗水流也大,水管对谁的阻力越小;水管变细时,水流也细了小了,水管对水流的阻力变大。
六、线越粗电阻越大?
电缆线越粗,截面积越大,里面的电阻越小。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电阻有公式R=ρl/s 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单位为m, s为横截面积,单位为Ω。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正比于材料的长度,而反比于其截面积。在物理学中,用电阻(Resistance)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七、电阻越大越热么?
当电流和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发热量越多,即Q=I^2Rt;当电压和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发热量越少,即Q=(U^2/R)t。而在相同的电流情况下,电阻的阻值越大,则需要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高。
电阻越大热量越大。
电阻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R=U/I。
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 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
因此,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扩展资料:
电阻的控制因素:
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有关,还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一些半导体却相反。
如:玻璃,碳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单位为m,s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正比于材料的长度
八、电阻丝越细电阻越大?
是的
由电阻定律R=ρl/s,电阻R与长度l成正比,与面积S呈反比。也就是说,导体的电阻除了和导体的材料有关外,还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电流的形成就是电子移动的结果,当横截面积大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子就多,电阻就小,反之,电阻就越大
九、温度,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大还是温度越低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和温度有关,
金属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一般的半导体,大多数气体和非金属温度越低电阻越大.
十、并联电路,电阻越大,电流越大/?为什么?
你这说法不对并联电路中电压是一定的,所以说电阻越大电流越小I=U/R。而如果比较并联分路的话,我们说电阻越大,相对分的电流也越小。因为I1:I2=(U/R1):(U/R2)=R2:R1。由此看来,不管怎样,都是电阻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