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
一、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
差动电流就是两端电流之差,其中包括了线路充电电流和故障电流;
动作电流就是达到动作定值的差动电流;
无论是哪种电流的计算,源数据都是CT采过来的,那么一定有误差,虽然有保护专用的绕组,可电流太大的时候,绝对误差还是很大的,比如40kA电流的1%就有400A,1200/1的CT二次测绝对误差就是0.33A,可能就已经比保护定值大了。
为了防止近端区外故障引起的误动,引入了制动电流,其大小是线路两侧电流绝对值的和,数字上是很大的,作用就是在“阻止”保护动作,和差动电流的作用相反。区外故障时,由于差动电流相对小很多,保护不会误动。区内故障时,故障电流很大,制动电流也不会影响保护动作。
二、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计算公式?
Id>Icd (IrIcd+k*(Ir-Ird) (Ir>Ird) 。
式中:Id——抄差动电流、Ir——制动电流 、Icd——差动门槛定值(最小动作值)、Ird——拐点电流定值、k——比率制动系数。
低压侧电流要旋转30°,百然后根据各自的变比折算出二次电流值,然后在乘以平度衡系数,高低压侧相减为差动电流,高低压侧电流相加为制动电流。知后乘以比率就是动作值了。
比率差动保护基于故障分量(也称增量)来实现保护的原理最早可以追溯到突变量原理的保护,但真正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广泛研究则是出现微机保护技术之后。
扩展资料:
比率差动保护原理:
当有外部故障引起的穿越电流流过被保护设备时,有很多原因使电流互感器(TA)副边电流产生误差。设两侧TA副边误差百分比分别记为eⅠ和eⅡ,并用D和R分别表示不含误差的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故障分量原理的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可表示为:
正常运行时, 及将其代入式(7),则有ΔId=0和ΔIr=0。
外部故障时,考虑最严重情形,有eⅡ=-eⅠ=emax,eⅡL=-eⅠL=eL,代入式(7),并考虑外部制动要求,应满足:
当外部严重故障时,此时若忽略式(8)中与 有关的项,就得到式(9)。请注意,对于同样的外部故障条件和K值,故障分量原理差动保护总要比传统差动保护的制动量略小一些。
三、什么是变压器的差动电流保护?
差动保护是根据“电路中流入节点电流的总和等于零”原理制成的。
差动保护把被保护的电气设备看成是一个节点,那么正常时流进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相等,差动电流等于零。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流进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不相等,差动电流大于零。当差动电流大于差动保护装置的整定值时,上位机报警保护出口动作,将被保护设备的各侧断路器跳开,使故障设备断开电源。
四、求助关于差动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测量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功率元件和阻抗元件,以及差动保护的正确性。
1、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志有加极性和减极性,常用的电流互感器一般都是减极性,即当使一次电流自L1端流向L2端时,二次电流自K1端流出经外部回路到K2。
L1和K1,L2和K2分别为同名端。
反之,则为加极性。
2、检查极性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因互感器极性错误而导致测量和计量错误(如本来是送有功计量为受有功等)和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比如差动保护极性接反会造成负荷电流下保护动作跳闸,而故障时却不动作。
方向保护不正确动作等)。
五、不平衡电流和差动电流概念上的区别?
差动电流是一支稳定的而不平衡电流是随时随地在改变。
六、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差动电流、制动电流、动作电流是什么概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动作?
制动电流就是接此电阻,电阻投入工作时所产生的电流。一般带内部直流制动单元输出的变频器也有“制动电流”这个参数设置。制动电流设得越大制动效果越好。变压器的纵差保护,是变压器内部及引出线上短路故障的主保护,保护范围:变压器内部及引出线上的相间短路、变压器内部匝间短路及大电流系统侧的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保护原理:比较变压器各侧同名相电流之间的大小及相位,正常运行时,动作电流几乎为零,内部故障时,动作电流达到定值,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外部故障时,制动电流随故障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闭锁保护。变压器由于联结组不同和各侧TA变比不同,造成各侧电流幅值相位不同,为了消除这个影响,以前的保护采用二次侧TA接线方式的不同加以补偿,现在的微机保护利用数字的方法对变比和相位进行补偿。以下说明均基于已消除变压器各侧电流幅值相位差异的基础之上。在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校验中,用三相法最为直接,不用考虑各侧的相位补偿问题,只需注意Y/Δ之间的角度变化即可,因现场设备条件所限,有时需要用单相法对保护进行校验,以下只针对变压器比率差动保护校验用单相法进行研究。扩展资料1、最大励磁电流限制:若超过此限制则励磁绕组会发热,严重会烧损绕组;另一方面磁路饱和,磁通增加有限,调节效果不明显。2、粘着力限制:若机车制动力大于此限制会导致机车滑行。3、最大制动电流限制:取决于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的运行温升,一般不超过正常牵引工况时的持续电流。4、最大制动功率限制:由于机车的制动电阻的功率、冷却能力有限,电阻制动的最大功率一般由制动电阻的容许发热量决定,通常等于等于或小于机车的小时功率。5、牵引电动机安全换向限制:直流牵引电动机的安全换向取决于电抗电势,要维持电抗电势在容许值内,随着速度的提高必须相应的减少制动电流。
七、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差动电流、制动电流、动作电流是什么概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动作?
差动电流是计算设备元件首末两端的电流之差计算值,动作电流是将差动电流的计算值进行修订,如乘以可靠系数、不平衡修正系数等,这个数值是差动继电保护可以动作的最小激发电流,超过这个值差动继电器就动作,至于制动电流,我不太清楚,我想应该是使得继电器不误动作的一个有闭锁性质的电流允许值。
八、纵联电流差动和分相电流差动?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是保护通过通讯通道把一端的带有时标的电流信息数据传送到另一端,比较两端的电流的大小与相位,以此判断出是正常运行、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零序电流差动保护是换流变主保护,换流变压器网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换流变差动保护灵敏度不够的情况下使用。
在绕组变压器的两侧均装设电流互感器,其二次侧按循环电流法接线,即如果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同极性端都朝向母线侧,则将同极性端子相连,并在两接线之间并联接入电流继电器。
在继电器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是两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之差,也就是说差动继电器是接在差动回路的。
从理论上讲,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差动回路电流为零。实际上由于两侧电流互感器的特性不可能完全一致等原因,在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时,差动回路中仍有不平衡电流Iunb流过,此时流过继电器的电流IK为 Ik=I1-I2=Iunb。
要求不平衡电流应尽量的小,以确保继电器不会误动。
当变压器内部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在差动回路中由于I2改变了方向或等于零(无电源侧),这是流过继电器的电流为I1与I2之和,即Ik=I1+I2=Iunb。能使继电器可靠动作。
扩展资料
与高频距离、相差高频等纵联保护相比分相电流差动主要有以下优点:
A、分相电流的差动保护中只要引入电流量就能实现故障判别,而无需引入电压量。因而在原理上得到了很大的简化。
B、分相电流差动保护中只对电流值进行测量计算,不对故障距离阻抗进行计算,因此提高了耐过渡电阻的能力。
C、分相电流差动保护中只要对两端电流差值和相位进行测量计算就能明确选出故障相,故障选相变得非常容易,而这在其它保护方法中是难点。
D、分相电流差动保护不受系统振荡影响。在系统振荡时两端电流方向与正常时相同,相位的摆动完全一致,即使在系统振荡时发生故障,保护装置也能根据两端电流相位变化正确动作。
九、电流差动试验目的?
1. 电流差动试验的目的是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情况。2. 这是因为电流差动试验可以通过比较电流的差异来判断电力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例如线路短路、设备损坏等。通过测量电流的差异,可以快速定位并排除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此外,电流差动试验还可以评估保护装置的性能,确保其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切断电流,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同时,电流差动试验也可以用于验证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综上所述,电流差动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并通过比较电流的差异来判断和解决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十、不完全电流差动保护怎么实现差动?
1、母线完全差动线上所有的各连接元件的电流互感器按同名相、同极性连接到差动回路,电流互感器的特性与变比均应相同,若变比不能相同时,可采用补偿变流器进行补偿,满足ΣI=0。差动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按下述条件计算、整定,取其最大值: 1)、躲开外部短路时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2)、躲开母线连接元件中,最大负荷支路的最大负荷电流,以防止电流二次回路断线时误动。 2、母线不完全差动保护只需将连接于母线的各有电源元件上的电流互感器,接入差动回路,在无电源元件上的电流互感器不接入差动回路。因此在无电源元件上发生故障,它将动作。电流互感器不接入差动回路的无电源元件是电抗器或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