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路 > 正文

温室内光环境特点?

电路 2025-04-07 02:56

一、温室内光环境特点?

(1)光照强度减弱

由于温室透光的屋面材料对太阳光具有吸收和反射作用,加上不透光材料遮挡作用,使室内光照强度较外界光照强度低,光照强度较弱是普遍问题。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室方位、屋面角度、薄膜透光率及天气状况等。从温室设计和管理方面增加光照强度是生产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室内光照强度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取决于外界光照强度的变化。晴天室、内外光照强度变化一致,都是随着太阳高度升高而增强,随着太阳高度降低而减弱。

(2)光照强度水平分布不均

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往往由于建筑方位不当,温室结构及骨架遮荫等原因,使光照强度分布不均匀。一般规律是由南向北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后屋面下光照强度最弱。据观测,温室南部透光率为55%~65%,中部为50%~60%,后部为30%~40%。各地不同类型温室光照强度水平分布趋势是一致的。

(3)光照时数减少

由于早晚室外气温低,从保温角度考虑,在日出后卷草苫,日落前放草苫,加上卷、放草苫所消耗的时间,使室内光照时数比外界自然光照时数缩短了很多,所以,在北方冬季温室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早揭苫、晚放苫。有条件的温室,可以安装自动卷帘机,缩短作业时间,还可用灯光补充照明,延长光照时数。

(4)光质不全面

由于温室采光屋面所用透明材料对光的吸收,使进入室内的光质不全面。

二、温室环境什么意思?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三、温室大棚对环境的危害?

温室大棚对环境可能会带来以下一些危害:

1. 能源消耗:温室大棚生产需要大量能源,如燃料和电力等,而这些能源的获取和使用可能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环境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

2. 土壤质量的下降:温室大棚为了增加产量,通常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这些化学物质的使用可能对土壤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引发土地和水体污染。

3. 水资源的消耗:温室大棚生产中,浇灌设备需要耗费大量水资源,如果用水不当,可能会引起水资源浪费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以上只是温室大棚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倡,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高效、环保的农业技术,例如生态农业、精准农业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在保证农作物收成的同时,减少环境对农业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简述日光温室的环境性能?

1.温室性能:日光温室北面有后墙,甚至是双层空心墙,还有后屋面,两侧有山墙,阻止了大量的传导放热;另外夜间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一层棉被或草苫,减少了辐射和交换放热,使白天贮存的热量尽可能地保留在温室内,因此温室的温度条件要比大棚好得多。在北纬40°左右的地区,当外界最低气温达到—10℃以下时,室内白天温度可保持在20℃以上,夜间可保持在10℃左右。被方地区日光温室的夏季为173d,比露地多70d,冬季72d,比露地少90d。因此,从“雨水”至“大雪”均可安全栽培喜温蔬菜,从“大雪”至“雨水”可栽培耐寒的绿叶蔬菜。

2.温室的应用:由于日光温室性能较好,在东北、华北、华东及西北高原等地广泛应用于冬春季蔬菜生产。秋季至初冬,可进行果菜类延后栽培,早春进行果菜类蔬菜的早熟栽培,并可为塑料大棚及露地培育各种蔬菜幼苗。利用日光温室也可以进行鲜切花、果树的栽培。

日光温室的特点是保温好、投资低、节约能源,非常适合我国经济欠发达农村使用。

五、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对环境影响:

①全球变暖;

②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③海平面上升;

④土地沙漠化;

⑤缺氧。

温室效应原理:

世界上,宇宙中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其中包括从紫到红的可见光)。

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地球发射的电磁波长因为温度较低而较长,称为地面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的遭遇是不同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因为大气的温度比地面更低)。其中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面接受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这就是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

六、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创新性?

1、先进性:所采用的传感器、通信技术和软件平台在国内均属领先水平。

2、可靠性:系统的软硬件经过大量实际应用和严格测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3、易用性:硬件设备安装维护方便,软件平台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易学易用。

4、扩展性:软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扩充结构及标准化模块结构,便于系统适应不同规范和功能要求的监控系统。

七、介绍温室光照环境的人工调控手段。?

温室光照环境的人工调控手段有:

(1)减少建材的遮光。建造日光温室减少立柱,最好前屋面不设立柱,建材截面小,透光率高,最好建钢管架无柱日光温室。

(2)选用透光率高的塑料薄膜覆盖前屋面。如聚氯乙烯无滴膜、聚乙烯长寿无滴膜、乙烯-醋酸乙烯多功能复合膜。覆盖时充分展平拉紧,用压膜线压平。每天揭开草苫后清洁膜面灰尘,保持清洁。

八、温室种植技巧:打造理想养花环境的温室大棚管理技术

温室大棚的养花优势

温室大棚是一种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为花卉提供理想生长环境的一种设施。相比于露天种植,温室大棚有如下优势:

  • 延长季节:温室大棚可以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使花卉的生长季节得以延长。
  • 保护花卉:温室大棚能够遮挡风雨并减少害虫的侵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助于花卉健康生长。
  • 增加产量:通过合理管理温室大棚,可以提高光照和CO2浓度,从而增加花卉的产量。
  • 节约水源:温室大棚内的水分蒸发较少,可以减少浇水次数和用水量。

温室大棚养花管理技术

要实现温室大棚的最佳养花效果,需要注意以下管理技巧:

1. 温度管理

花卉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花卉的特性来合理调节温室大棚的温度。一般而言,温室大棚的温度应在适宜的范围内保持稳定,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花卉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2. 湿度管理

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对湿度的要求也不同。要合理控制温室大棚的湿度,可以通过加湿和通风来调节。合理的湿度有助于花卉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吸收,从而促进生长。

3. 光照管理

光照是花卉生长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温室大棚的光照管理包括适当的遮阳和光补光等措施,以确保花卉获得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4. CO2浓度管理

提高温室大棚内的CO2浓度有助于促进花卉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可以通过通风和合理施肥等方式来调节CO2浓度。

5. 病虫害管理

温室大棚较为封闭,容易滋生病虫害。要及时发现和治理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等环保方法,避免使用农药对花卉和环境造成伤害。

结语

通过合理的温室大棚养花管理技术,可以为花卉提供稳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有利于生长的条件,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希望本文对温室大棚养花管理技术有所帮助,感谢您阅读。

九、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温室效应。地球形成以来人们通过焚烧化石等燃料吧大量的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这种气体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发生急剧的变化。 对环境的危害

1、冰川融化(主要是大陆冰川融化影响),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海拔较低的国家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可能使得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如干旱、洪水、极端气温等,影响生物生存.低纬地区可能降水减少,对农业影响较大.

3、影响全球生态系统,改变生态环境而加快生物灭绝速率.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危害 1.气温升高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动能,形成超大的台风,海啸等灾难。每年面临的灾难会越来越多,同时台风海啸还会破坏建筑物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给人类造成巨大的隐患。 2.气温升高还会导致内陆地区大幅度的粮食以及饲料的减产,粮食和肉类面临匮乏。 3.气温升高融化的冰山累积速度没有融化速度快回导致冰山不在积累,我们就没有淡水可以饮用。 4.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 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同时也会导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让海洋碳酸化以及杀死微生物,这样海洋食物链就会断裂,这样海洋生物就会大量死亡。 6.温度上升还会让很多无脊椎动物从冬眠中苏醒,然后这些昆虫错过捕食时机而大量死亡,由于昆虫提前苏醒导致吃掉大量森林和庄稼。 7.同时气温升高还会对人体机能造成影响,生病的几率也会越来越高,各种生理疾病也会快速蔓延。 8.气温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9.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十、工厂化育苗温室环境调控有哪些?

温度,光照,水分和二氧化碳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