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特点?
一、三种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特点?
(1)共射放大电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输入电阻居三种电路之中,输出电阻较大,频带较窄,常作为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单元电路。
(2)共集电路只能放大电流不能放大电压,是三种接法中输入电阻最大、输出电阻最小的电路,并具有电压跟随的特点。常用于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在功率放大电路中也常采用射级输出的形式。
(3)共基放大电路只能放大电压不能放大电流,输入电阻小,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与共射电路相当,是三种接法中高频特性最好的电路。常用作宽频带输出放大电路。
二、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放大特点?
小信号的放大是指的哪一种小信号?信号在低频和高频时候的特性还有交流通路所采用的模型是不一样的。譬如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阻容耦合),在低频时候交流通路采用的是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模型,高频时候采用的是高频等效(π型等效)模型。当频率进一步提升达到了射频微波的频率(300MHZ-300GHZ)的时候,采用的是微波电路里面的分析方法。这个很难一概而论的。
我感觉分析电路主要是需要对电路中各种元器件的物理性质有深刻的理解,而不是纯粹的记忆公式,这样才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譬如需要对电容的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性质了解,电感通低频,阻高频,通直流,阻交流了解。还有非线性元器件的性质,譬如三极管,场效应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放大特性,工作原理需要了解,然后多积累一些基本的电路,试着去分析这些基本的电路。慢慢积累。
三、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
1、共发射极接法,发射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E表示;共基极接法,基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B表示共集电极接法,集电极作为公共电极,用CC表示。
以输入、输出信号的位置为判断依据:信号由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共射极放大电路信号由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信号由发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共基极电路 三种组态的特点及用途 共射极放大电路: 电压和电流增益都大于1,输入电阻在三种组态中居中,输出电阻与集电极电阻有很大关系。
适用于低频情况下,作多级放大电路的中间级。
2、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只有电流放大作用,没有电压放大,有电压跟随作用。在三种组态中,输入电阻最高,输出电阻最小,频率特性好。可用于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3、共基极放大电路:只有电压放大作用,没有电流放大,有电流跟随作用,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与集电极电阻有关。
四、放大电路的静态的特点?
1.静态
在没有加输入信号(vi=0)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由于静态时电路中各处的电压、电流都是直流量,所以静态又称为直流工作状态。
放大电路处于静态时对其直流量的分析、计算的依据是直流通路。
2.动态
在电路的输入端加上输入信号后,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动态。动态时BJT各电极的电流和各极间的电压都在静态值的基础上叠加了随输入信号变化的交流量。动态时,电流、电压的瞬时总量中有直流量,还有交流量。
放大电路处于动态时对其交流量的分析、计算的依据是交流通路。
五、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主要放大对象?
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分别是共基放大电路、共发放大电路和共集放大电路。
1.共基放大电路对电压具有放大作用,对电流没有放大作用,原因是ie=α*ic,α是电流传输系数,小于1;主要放大对象为电压。
2.共发放大电路对电压和电流都有放大作用,原因是ic≈βib,β为电流放大系数,大于1;主要放大对象为电压和电流。
3.共集放大电路对电流具有放大作用,原因ie=(1+β)ib,对电压没有放大作用。主要放大对象为电流。
六、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特点?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可同时放大直流和交流信号,而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2、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容易产生零点漂移,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不能放大直流信号和超低频交流信号。
3、当多级放大电路需要放大频率极低的信号,甚至直流信号时,级间采用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都不适用。
七、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
它与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不同,它的输出端是从发射 极引出的,故称为射极输出器。由于直流电源对于交流信号来说是短路的,所以,对于交流信号而言,晶体管的集电极直接接地。因 此,由射极输出的电路图可见,该电路的交流信号是从基极和集电极两端输入,而输出信号是从发射极和 集电极间输出,也就是说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是以晶体管的集电极为公共端的。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是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而小于1,由于具有这 些特点,常被用做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输出级或作为隔离用的中间级。利用它作为量测放大器的输入级,可以提高量测的精度并减小对被测电路的影响。 如一个有内阻的待 测电压,这个内阻可能预先不知道、或者经常发生变化。 显然,只要把量测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大大提高,保证输入电阻总是比待测电压的内阻大许多倍,那么测得的结果与待测电压基本相等,只有这样,在我们把量测放大器接到被测电路上以后,才不致改变被测电路原来的工作状态。 其次,如果放大器推动的是一个变化的负载,为了在负载变化时保证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比较稳定,就要求放大器具有很低的输出电阻才行。 这时,用射极输出器作为放大器的输出级。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虽然没有电压放大作用,但有电流和功率放大。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输出电阻小,输出电阻约为几欧到几十欧,比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要小得多。输出电阻越小,当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也就越小,也就是带负载能力强的原因。 综上所述,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的特点,在电子电路中得到广泛的作用。 在测量仪表中,常用它作为输入级,主要是它的输入电阻很大,被测电路信号流入的电流很小,对被测电路工作情况影响很小,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常用它作为输出级,主要是它的输出电阻小,当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仍很稳定。 有时将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接在两个共发射极电路的中间,对前级而言,它的高输入电阻可以提高前级的负载电阻,从而提高了前级的电压放大倍数。对后级而言,它的低输出电阻正好与输入电阻小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相配合,这就是射极输出器的阻抗变换作用。 这个中间级又称为隔离级或缓冲级。
八、共射放大电路的特点?
共射极电路: 共射极电路又称反相放大电路,其特点为电压增益大,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低频性能差,适用于低频、和多级放大电路的中间级。
共集电极电路: 共集电极电路又称射极输出器、电压跟随器,其特点是:电压增益小于1而又近似等于1,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常用于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共基极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输入电阻底,输出电阻高,常用于高频或宽频带电路。
九、理想运算放大电路的特点?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三端元件(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电路结构),理想三极管,高增益直流放大器。
理想运算放大器(有时简称运放)的特点如下:
(1)极大的输入电阻
高输入阻抗,输入端流入电流近于0,几乎不取用信号源电流,近于电压控制特性,从而导出“虚断”概念;
(2)极小的输出电阻
具有(在负载能力以内)不挑负载,适应任意负载的特性。后级负载电路的阻抗大小不会影响到输出电压。
(3)无穷大的电压放大倍数(可达百万或千万倍)。这就决定了:在一定供电电压条件下,放大器仅能工作闭环(负反馈)模式下,且实际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开环模式即为比较器状态,输出为高、低电平二态。
在闭环(有限放大倍数)状态下,放大器的脾性是随机比较两输入端的电位高低,不等时输出级即时做出调整动作,放大的最后目的,是使两输入端电位相等(其差为0V),从而导出“虚短”概念。
其实,在放大过程中,是在进行着“放大不离比较,比较不离放大”动态平衡的调整。
整个模拟电路教程,在大学或高职高专的正统教学规程上,其内容相当庞大,而学习难度尤高,尤其牵涉太多的高等数字运算,因而学习运算电路,被相当多的学子视为畏途,更有人将模拟电路称之为“魔电”,越学越晕,导致不能学以致用。以我本人几十年来对电子电路的原理掌握和实践应用经验为据,写就该章。就我看来,整个运放电路的应用,如果用3个课时来解决掉,掌握原理和检修方法,一步到位修运放电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十、互阻放大电路特点?
互阻放大器是在光电检测前置放大中常用的一种电路结构,是集成运放的一种,通过电阻增益和用户选择的带宽向电压转换放大器提供基于运算放大器的电流。其来源为 sc/ct 模块。
在互阻放大器中,输入信号是电流信号,输出信号为电压信号。与互阻放大器相对应的反馈拓扑结构称为电流混合电压采样拓扑结构,由于其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为并联连接方式,因此这类反馈拓扑结构也称为并联一并联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