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感计算?
一、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感计算?
当两个电感L1、L2串联连接时,二者互感系数为M,有两种连接方式,顺接时,等效电感L=L1+L2+M;反接时,等效电感L=L1+L2-M。
顺接是指电流在两个电感产生的磁通相加;反接是指电流在两个电感产生的磁通相减。
当两个电感L1、L2并联连接时,二者互感系数为M,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两个电感的同名端在一侧时,等效电感为
L=(L1L2-M²)/(L=L1+L2+2M)
另一种两个电感的同名端在异侧时,等效电感为
L=(L1L2-M²)/(L=L1+L2-2M)
二、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功率的特点?
串联电路电功率的特点:
1、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段电路的功率之和。
2、各段电路的电功率跟各段电路的电阻成正比,即P1/P2=R1/R2(由P/R=P1/R1=P2/R2推论得出)。 并联电路电功率的特点: 1、并联电路的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电器消耗电功率之和。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功率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即P1/P2=R2/R1。
三、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关系?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功率却等于组成串联和并联的各用电器的功率之和。下面就来求证一下:在串联电路中,U=U1+U2+U3,I=I1=12=I3,所以,IU=I1U1+I2U2+I3U3,即P=P1+P2+P3。
在并联电路中,I=I1+I2+I3,U=U1=U2=U3、所以,IU=I1U1+I2U2+I3U3,即P=P1+P2+P3。
四、串联和并联电路分压规律是什么?
串联电路电阻大的分压大,并联电路电压相等
五、LC串联和并联电路的阻抗怎么计算?
LC串联电路:Z=XL-XC=ωL-1/ωCLC并联电路:Y=BL-BC Z=1/Y=1/(BL-BC)=1/(1/ωL-ωC)
六、《PLC》里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块是什么?
ORB指令是一种独立指令,其后不带操作元件号,因此,ORB指令不表示触点,可以看成电路块之间的一段连接线。如需要将多个电路块并联连接,应在每个并联电路块之后使用一个ORB指令,用这种方法编程时并联电路块的个数没有限制;也可将所有要并联的电路块依次写出,然后在这些电路块的末尾集中写出ORB的指令,但这时ORB指令最多使用7次。 将分支电路(并联电路块)与前面的电路串联连接时使用ANB指令,各并联电路块的起点,使用LD或LDNOT指令;与ORB指令一样,ANB指令也不带操作元件,如需要将多个电路块串联连接,应在每个串联电路块之后使用一个ANB指令,用这种方法编程时串联电路块的个数没有限制,若集中使用ANB指令,最多使用7次。
七、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效果?
利用物理电学实验的手段,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电源电压不变,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从而得出以下两条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即:I等于I1等于I2等于……=Ii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I=I1+I2+……+Ii
八、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功率如何变化?
并联电路中 ,并入电阻越多功率越变的大。
原因:电阻并联越多电阻变的越小,有功率公式可以看出:P=U^2/R 在电源电源不变的情况下,电阻与功率成反比,电阻越小,功率越大。串联电路中,串的电阻越多功率越变的小原因:电阻串联越多,总电阻变的越大,利用上面的功率公式P=U^2/R,电源电压不变,电阻变大了,功率不久变小了吗?明白了吧
九、串联和并联电路算电功率各用什么计算公式?
串联:P=UI=RI平方
并联:P=U平方/R
这两个公式都是由P=UI变来的其实一回事、只是根据串联电流相等、并联电压相等便于计算
十、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电路中一定要有开关吗?
视需要而定。
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是能够方便地控制电路的通断。一个完整的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包括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有了开关就可以随时控制电路的通断。
1、在具体的电路中,是否一定需要安装开关、需要多少开关、开关安装在什么位置,完全是根据人们对这个电路的要求来确定的。例如:几个灯泡并联时,如果不需要单独控制 其中一只灯,那么这个灯所在的支路就不必要安装开关,但干路中最好要安装开关。
2、电路中没有开关,在电路是闭合回路的情况下,电路中当然有电流,只不过要想让电路中的用电器停止工作的话,就要用其它方法断开这个电路(例如剪断导线或拆下用电器),这在高电压的情况下是很危险的。
如果让你回答电路的基本组成,一定要加上开关这个元件。
总之,为了方便和安全,电路中要安装开关;如果只是为了将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做成一个等效电阻,则没必要安装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