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压 > 正文

击穿电压与距离关系?

电压 2024-08-18 05:29

一、击穿电压与距离关系?

国家电网规定0.4KV,电气安全间隙为8毫米,690V为10毫米,1KV为12毫米,10KV为125毫米(裸导体之间),所谓的电压击穿指的是由于绝缘介质绝缘强度不够,而在裸导体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它与绝缘介质和安全间隙都是有关的。

打火实际上就是一种极间放电现象,它除了间隙和绝缘不够外,还有可能是导体表面有毛刺造成的尖端放电,算不算击穿要看现场的。

二、电阻的击穿电压?

所谓电阻的击穿电压是电阻额定耐压值。

通常电阻根据尺寸都有耐压值和功率。一般普通只要不加超过额定耐压值,是不会发生击穿的,常见是开路,但过压后会发生电弧击穿。实际电阻发生击穿的是合成电阻,这种电阻主体是一些混合物,主要优点是功率大、成本低。此电阻长期发热后,电阻值会变小,但电阻两端的电源功率和电压又比较大,造成电阻更热,阻值更小。这是热击穿,但电阻击穿后值并不为零,只是变的比原来小很多。

三、体积电阻率和击穿电压的关系?

材料抗高电压而不产生介电击穿能力的量度,将试样放置在电极之间,并通过 一系列的步骤升高所施加的电压直到发生介电击穿,以次测量介电强度。

尽管所得的结果是以kv/mm为单位的,但并不表明与试样的厚度无关。

因此,只有在试样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得到各种材料的数据才有可比性。 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 用于衡量绝缘体储存电能的性能. 它是两块金属板之间以绝缘材料为介质时的电容量与同样的两块板之间以空气为介质或真空时的电容量之比。

介电常数代表了电介质的极化程度,也就是对电荷的束缚能力,介电常数越大,对电荷的束缚能力越强。

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填充的介质对电容的容量有影响,而同一种介质的影响是相同的,介质不同,介电常数不同。 体积电阻率, 体积电阻率,是材料每单位立方体积的电阻,该试验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将材料在500伏特电压下保持1分钟,并测量所产生的电流,体积电阻率越高,材料用做电绝缘部件的效能就越高。

损耗因子也指耗损正切,是交流电被转化为热能的介电损耗(耗散的能量)的量度,一般情况下都期望耗损因子低些好。

四、mos管导通的最低电压?

MOS管的导通与截止由栅源电压来控制,对于增强型MOS管来说,N沟道的管子加正向电压即导通,P沟道的管子则加反向电压。

一般2V~4V就可以了。但是,MOS管分为增强型(常开型)和耗尽型(常闭型),增强型的管子是需要加电压才能导通的,而耗尽型管子本来就处于导通状态,加栅源电压是为了使其截止。

开关只有两种状态通和断,三极管和MOS管工作有三种状态,1、截止,2、线性放大,3、饱和(基极电流继续增加而集电极电流不再增加)。

五、pnp各极电压关系与截止和导通?

以PNP三极管发射极为基准0ⅴ,Ⅴc<Vb<Ve,当Vb<-0.7v时,三极管导通,Ⅴb>-o.7v时三极管截止。

六、npn各极电压关系与截止和导通?

NPN三极管,Vc>Vb>Ve,当Vbe﹥0.7ⅴ时,三极管导通;当Vbe﹤0.7v时三极管截止。

七、串联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电阻串联时,电压和阻值成正比。

八、开路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电阻越大,电压越小。他们是反比关系。

九、分电压与分电阻的关系?

1.

串联电路中分电压的大小和分电阻之间是正比例关系。

2.

电压V= 电流I x 电阻R

3.

因串联电路中的流过各电阻的电流是不变的常数,电阻值大(小),分压则大(小)。

电压和电阻的数学关系式是:R=U/I,即电阻=电压/电流。但要注意,在物理学中,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的。与是否接入电路、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的大小等因素均无关。

十、电压与电阻率关系?

电压和电阻的数学关系式是:R=U/I,即电阻=电压/电流。但要注意,在物理学中,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的。与是否接入电路、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的大小等因素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