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压 > 正文

等效电流电压计算公式?

电压 2025-02-23 09:47

一、等效电流电压计算公式?

比如一个电器输入220V-10A-AC,它的功率P=UI=2200W

交流电功率计算公式是P=UIU为等效电压,I为等效电流

220V指的既不是峰值电压也不是是平均电压,而是等效电压!

常用交流电中U=(0.5√2)Um

等效电压为U,峰值电压为Um

二、pwm等效电压?

可以用单片机的PWM信号控制mos管的开通和关断,然后mos管后端接负载。

  一个MOS管,PWM的占空比变化(比如从50到100%),MOS管输出电压(比如100V)会变化(在这样的情形下,比如在纯阻性负载上,其峰值电压还是100V,平均值为50V)。

  mos管是金属(metal)—氧化物(oxid)—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或者称是金属—绝缘体(insulator)—半导体。MOS管的source和drain是可以对调的,他们都是在P型backgate中形成的N型区。在多数情况下,这个两个区是一样的,即使两端对调也不会影响器件的性能。这样的器件被认为是对称的。

三、电压源和电流源并联怎么等效公式?

就问题本身而言,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是没法进行变换的。  因为理想的电压源本身没有内阻,也就是内阻r=0;变换为电流源时,等效的电流源Is=E/r=∞,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同样,理想电流源并联的内阻r=∞,那么等效变换为电压源时,E=Is×r=∞,现实中也是不存在的。

四、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等效变换公式?

电压源可以等效转换为一个理想的电流源IS和一个电阻RS的并联。电流源可以等效转换为一个理想电压源US和一个电阻RS的串联。即转换公式:Us = Rs*Is。

需要注意的是,转换前后US与Is 的方向,Is应该从电压源的正极流出。并且等效转换只适用于外电路,对内电路不等效。

五、等效电流公式?

首先规定电流的正方向,再确定所要研究的横截面,通过横截面的电子中为正方向的个数为N,与规定方向相反的个数为M,计数的时间为t,则等效电流为I=(N-M)*e/t e-为单个电子所带电量

六、等效焦距公式?

等效焦距=镜头实际焦距×转换系数1.6(DX)

等效焦距=镜头实际焦距×转换系数1.5

学习换算等效焦距的意义在于,摄影爱好者要了解同样一支镜头,安装在全画幅(X)相机与APS-C(DX)画幅相机所带来的影响。

七、等效阻抗公式?

阻抗公式:Z= R+j ( XL–XC)。

阻抗Z= R+j ( XL –XC) 。其中R为电阻,XL为感抗,XC为容抗。如果( XL–XC) > 0,称为“感性负载”;反之,如果( XL –XC) < 0称为“容性负载”。电感的感抗、电容的容抗三种类型的复物,复合后统称“阻抗”,写成数学公式。

交变电路中 (高中阶段)不计温度影响。

电阻 , R=ρL/S 不随交流电的频率变化。

电感 , 感抗 XL=2πfL 随交流电的频率增加,感抗增大。

电容 , 容抗 XC=1/2πfL 随交流电的频率增加,容抗减小。

在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中,

1/R总=1/R+1/XL+1/XC

八、85mm等效焦距?

镜头如果写了85mm那就是85,如果你用在APC画幅的机子上,就乘你的相机系数,佳能就是1.6,那就是85*1.6的焦段。等于是全画幅上136mm的焦段。但是全画幅的画面大,aPC画幅136mm还是没有全画幅的136mm可视范围广

九、电压源变换为等效电流源的公式为?

实际电压源的内阻与实际电流源的内阻在数值上相等; 实际电压源的电压Us与实际电流源的电流Is等换算关系是:Us=IsRs 在等效变换的电源模型图上,恒压源Us的“+”极性对应恒流源Is的流出方向。

还有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对其端口以外的电路而言是等效的,但不是用于待求量在其端口内部的情况,即“对外等效、对内不等效”。

十、电压的等效阻值

总体上核心思想就是求开路电压和等效电阻。具体方法:开路电压其实相对比较好解决,分析一下kcl,kvl,或者用高中的方法都能解决。

而对于等效电阻,当电路中不含有受控源时,根据等效电阻的定义。所以将独立源置零以后,直接利用电路串并联关系,等效替代法就能求出来。难点:当含有受控源时,求出的等效电阻实际是输入电阻,即利用vcr关系来求,可以采用外加电源法(要求电路里面除了受控源外,独立源置零),或者当电路中本来就含有独立源时,采用开路短路法,即求出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二者相除就是等效电阻,但是要注意这里选取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方向的关系,对于整个电路,它们是非关联参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