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导电胶粘剂及应用?
一、什么是导电胶粘剂及应用?
导电型胶粘剂,简称导电胶,是一种既能有效地胶接各种材料,又具有导电性能的胶粘剂。导电胶粘剂包括两大类,各向同性均质导电胶粘 剂(1CA)和各向异性导电胶粘剂(ACA)。ICA是指各个方向均导电的胶粘剂;ACA则不一样,如Z—轴ACA是指在Z方向导电的胶粘剂,而在X和Y 方向则不导电。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CA。
导电胶按基体组成可分为结构型和填充型两大类。结构型是指作为导电胶基体的高分子材料本身 即具有导电性的导电胶;填充型是指通常胶粘剂作为基体,而依靠添加导电性填料使胶液具有导电作用的导电胶。目前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十分复杂、离实际应用 还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广泛使用的均为填充型导电胶。
在填充型导电胶中添加的导电性填料,通常均为金属粉末。由于采用的金属粉末的种类、 粒度、结构、用量的不同,以及所采用的胶粘剂基体种类的不同,导电胶的种类及其性能也有很大区别。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银粉填充型导电胶。而在一些对导电性能 要求不十分高的场合,也使用铜粉填充型导电胶。
目前市场上的填充型导电胶,就其基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类:环氧类—其基体材料为环氧树 脂,填充的导电金属粒子主要为Ag、Ni、Cu(镀Ag);硅酮类—其基体材料为硅酮,填充的导电金属粒子主要为Ag、Cu(镀Ag);聚合物类—其基体 材料为聚合物,填充的导电金属粒子主要为Ag。
导电胶的主要应用
导电胶粘剂用于微电子装配,包括细导线与印刷线路、电镀底板、陶瓷被粘物的金属层、金属底盘连接,粘接导线与管座,粘接元件与穿过印刷线路的平面孔,粘接波导调谐以及孔修补。
胶粘剂用于取代焊接温度超过因焊接形成氧化膜时耐受能力的点焊。导电胶粘剂作为锡铅焊料的替代晶,其主要应用范围如:电话和移动通信系统;广播、电视、计算机等行业;汽车工业;医用设备;解决电磁兼容(EMC)等方面。
导电胶粘剂的另一应用就是在铁电体装置中用于电极片与磁体晶体的粘接。导电胶粘剂可取代焊药和晶体因焊接温度趋于沉积的焊接。用于电池接线柱的粘接是当焊接温度不利时导电胶粘剂的又一用途。
导电胶粘剂能形成足够强度的接头,因此,可以用作结构胶粘剂。
二、电导电压公式?
电导:表示某一种导体传输电流能力强弱程度。单位是西门子,简称西,符号S.
对于纯电阻线路,电导与电阻的关系方程为G=1/R,其中G为物体电导,导体的电阻越小,电导就越大,数值上等于电阻的倒数:G=1/R.在交流电路中电导定义为导纳的实部(注意:不是电阻的倒数):Y=G+jB.电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欧姆定律是R=U/I;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
所以,可以得到欧姆电导定律的关系方程:G=I/U.
电导是用来反映泄漏电流和空气游离所引起的有功功率损耗的一种参数
三、酸性导电率高还是碱性
酸性导电率高还是碱性
酸性导电率高还是碱性:探索物质导电性的奥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思考物质背后的性质和特点。但是,对于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来说,探索物质的性质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任务。本文将深入研究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导电率,并探讨其中的奥秘。
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基本特征
在化学中,酸性和碱性是描述物质化学性质的关键概念。酸性物质具有高浓度的氢离子(H+),而碱性物质则具有高浓度的氢氧根离子(OH-)。这两类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具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酸性物质通常呈现酸味、酸性质,会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典型的酸性物质包括柠檬汁和醋。碱性物质则通常呈现苦味、碱性质,会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典型的碱性物质包括氨水和苏打粉。酸性和碱性物质在中和反应中能够相互抵消,从而达到中性。
物质导电性:酸性和碱性的差异
物质导电性是指物质在外加电场下通过电流的能力。在酸性和碱性物质之间,导电性的表现也存在一些差异。
酸性物质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这是因为酸性物质中含有可供电离的离子,如氢离子。在水溶液中,酸性物质会释放出氢离子,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在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并传导电流。因此,酸性物质在水溶液中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电性。
然而,碱性物质的导电性并不像酸性物质那样显著。碱性物质中虽然也含有可供电离的离子,如氢氧根离子,但这些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度通常较低。因此,碱性物质在溶液中的导电性较酸性物质低。
导电性的影响因素
导电性的差异不仅与物质的酸碱性质有关,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1. 浓度:浓度是影响酸性和碱性物质导电性的重要因素。浓度较高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中,溶解的离子数量更多,从而导致更高的导电性。
2. 温度:温度对物质导电性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物质的导电性会增强。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物质的离子运动能力,从而提高导电率。
3.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也会影响其导电性。溶解度较高的物质能够更快地释放离子,因此具有较高的导电性。
探索导电性的应用
物质的导电性在科学、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电解质和电池: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导电性是电解质和电池的基础。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外加电场下能够移动,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电池则利用酸性或碱性电解质的导电性,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 化学分析:通过测量酸碱性物质的导电性,可以进行化学分析。例如,pH计利用了酸碱溶液的导电性与pH值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导电性,我们可以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质。
3. 材料科学:探索导电性还有助于材料科学的发展。许多电子设备、导线和电子元件都依赖于材料的导电性。了解物质的导电性特点,可以为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总结
酸性和碱性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电性。酸性物质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而碱性物质的导电性较低。除了酸碱性质,导电性还受到浓度、温度和溶解度等因素的影响。物质的导电性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包括电解质和电池、化学分析以及材料科学等。
四、什么是安全导电电压?
安全导电电压指的是50V以下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安全电压是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50V以下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分为42V、36V、24V、12V和6V五个等级,按照不同的作业条件,选用不同的安全电压等级。建筑施工现场常用的安全电压有12V、24V、36V。特殊场所必须采用安全电压供电照明。下列特殊场所必须采用安全电压供电照明:
(1)室内灯具离地面低于2.4m,手持照明灯具,一般潮湿作业场所(地下室、潮湿室内、潮湿楼梯、人防工程、隧道以及有高温、导电灰尘等)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2)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24V。
(3)在特别潮湿的场所,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导电良好的地面使用手持照明灯具等,照明电源电压不得超过12V。
五、陶瓷耐多高电压?
陶瓷的种类不同,耐压性能也不同。比如石英陶瓷,1mm可以耐11千伏。
陶瓷的绝缘性能的确是数一数二的绝缘体材料,物体要绝缘就必须不能存有带电粒子.当然也不可能存在绝对绝缘的物体-至少现在还没有.但是只要找到一种能不带有任何电子的物体 距离发现新的绝缘体迈进了一步.所以暂时陶瓷是最好的绝缘体.
六、耐电压测试原理?
耐压测试的原理是:
1、电流低要求高
2、耐压测试的基本原理:把一个高于正常工作的电压加在被测设备的绝缘体上,并持续一段规定的时间,如果其间的绝缘性足够好,加在上面的电压就只会产生很小的漏电流。如果一个被测设备绝缘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其漏电电流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就可以确定这个被测设备可以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安全运行。
3、测试系统有三大模块:程控电源模块、信号采集调理模块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4、 程控电源模块由输出位0V~140V的程控电源和高压变压器构成,在单片机ADCm842控制下程控电源输出电压经变压器升压可以得到设定的输出电压值。
七、耐高为什么叫耐高?
因为耐高的名字来源于英文翻译"Nigh High",意思是"高处之夜" 耐高品牌最初是起源于跳伞运动,让人们在高空中感受夜晚的美丽,形成了品牌的独特性后来,耐高品牌逐渐拓展到其他户外运动领域,一直延续至今 因此,耐高的名字与品牌文化相符合,表现了品牌对夜晚和高空的热爱,也传递了追求自由、冒险和挑战的精神
八、绝缘电阻,耐过电压,泄露电流?
题主的问题很简练,但内涵还是有的。
在阐述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些相关资料。
第一,关于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GB7251.1-20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中的一段定义,如下:
注意这里在绝缘特性条目下定义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电气间隙
电气间隙指的是导体之间以及导体与接地体(金属外壳)之间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与空气介质(或者其它介质)的击穿特性有关。
我们来看下图:
此图就是著名的巴申曲线,是巴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来的。
巴申曲线的横坐标是电气间隙d与气压p的乘积,纵坐标就是击穿电压。我们看到,曲线有最小值存在。对于空气介质来说,我们发现它的击穿电压最小值大约在0.4kV,而pd值大约在0.4左右。
如果固定大气压强,则我们可以推得击穿电压与电气间隙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看GB7251.1-2013的表1:
我们看到,如果电器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是2.5kV,则最小电气间隙是1.5毫米。
(2)爬电距离
所谓爬电距离,是指导体之间以及导体与接地体之间,沿着绝缘材料的表面伸展的最短距离。爬电距离与绝缘材料的绝缘特性有关,与绝缘材料的表面污染等级也有关。
我们来看GB7251.1-2013的表2:
注意看,若电器的额定绝缘电压是400V,并且污染等级为III,则爬电距离最小值为5毫米。
第二,关于泄露电流
我们来看下图:
上图的左侧我们看到了由导体、绝缘体和金属骨架接地体(或者外壳)构成的系统,并注意到泄露电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电容电流Ic,第二部分是表面漏电流Ir。表面漏电流是阻性的,而电容电流是容性的,因此它与超前表面漏电流90度。于是,所谓的泄露电流Ia自然就是两者的矢量和了。
注意到两者夹角的正切值被称为介质损耗因数,见上图的右侧,我们能看到电容电流与表面漏电流的关系。
介质损耗因数反映了绝缘介质能量损耗的大小,以及绝缘材料的特性。最重要的是:介质损耗因数与材料的尺寸无关。因此,在工程上常常采用介质损耗因数来衡量绝缘介质的品质。
可见,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兆欧表的显示值来判断绝缘性能的好坏。
那么绝缘材料的击穿与什么有关?第一是材料的电击穿,第二是材料的气泡击穿。
简单解释材料的气泡击穿:如果绝缘材料内部有气泡,而气泡的击穿电压低于固体材料的击穿电压,因此在绝缘材料的内部会出现局部放电。局部放电的结果会使得绝缘材料从内部发生破坏,并最终被击穿失效。
第三,关于过电压
过电压产生的原因有三种,其一是来自电源的过电压,其二是线路中的感性负荷在切换时产生的过电压,其三是雷击过电压。
对于电器来说,它的额定绝缘电压就是最高使用电压,若在使用中超过额定绝缘电压,就有可能使得电器损坏。
===============
有了上述这些预备知识,我们就可以讨论题主的问题了。
题主的关注点是在家用电器上。
关于国家标准中对家用电器的专业名词解释,可参阅GB/T 2900-29《电工术语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
不管是配电电器抑或是家用电器,它们在设计出来上市前,都必须通过型式试验的认证,才能获得生产许可证。因此,型式试验可以说是电器参数权威测试。
不过,要论述这些试验,显然不是这个帖子所能够表达的,这需要几本书。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看看配电电器型式试验中有关耐压测试和绝缘能力测试的具体要求吧。具体见GB 7251.1-201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1)对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
这两个参数的具体要求如下:
2)对于过电压的要求
其实,电器中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与电器的温升密切相关。因此在标准中,对温升也提出了要求:
这个帖子到这里应当结束了。
虽然我没有正面回答题主的问题,但从描述中可以看到,题主的问题答案并不简单。建议题主去看专门书籍,会彻底明了其中的道理,以及测试所用的电路图、测试要求和规范。
九、铜导电性能:铜的导电率高是因为什么?
铜导电性能介绍
铜是一种优质的导电金属,其导电性能在自然界中名列前茅。铜导电性能的优越性主要来源于其化学和物理特性。
1. 电子能带结构
铜的导电能力与其电子能带结构密切相关。铜原子的电子排布使得其最外层的价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形成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在晶格中能够迅速移动,从而传导电流。
2. 极低电阻率
铜的电阻率非常低,约为1.7×10^(-8) Ω·m。这是因为铜晶体结构紧密,内部不存在太多的晶格缺陷和杂质,电子得以在晶体中快速传导。此外,铜的晶格结构对电子传导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3. 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铜具有优秀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这使得铜的导电性能能够在各种环境中长期保持稳定。铜的耐腐蚀性能意味着它不容易受到氧化或损耗,这对于电流传导至关重要。
4.优良的加工性能
铜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这也增加了它的导电性能。铜的导电材料可以通过各种加工工艺进行成型,例如拉伸、挤压和铸造,以满足各种导电需要。
总结
总的来说,铜的导电率高得益于其优越的电子能带结构、极低的电阻率、出色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这些因素使得铜成为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设备、通讯等领域的理想导电材料。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铜导电性能及其重要性。
十、东莞哪里可以买到耐高温电子导电胶粘剂?
东莞市万江区万鹰大厦就能买到专用的研泰牌耐高温电子导电胶粘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