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千伏电压范围?
一、35千伏电压范围?
按规程应该是正负5%。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3.1 35kV 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 注:如供电电压上下偏差同号(均为正或负)时,按较大的偏差绝对值作为衡量依据。 3.2 10kV 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3.3 220V 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二、10千伏电压允许偏差范围?
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
1、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压电力用户为额定电压的正负7%。
2、低压照明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到-10%。
3、城市和工业供电,电压误差为+5%—负7%,农用电为+5%—负10%。
电压允许偏差由用电器性能决定,例如市电供电标准允许+-10%波动。但是很多开关电源(例如许多手机充电器)允许从100V~240V这样大幅度的“偏移”。设计优良的稳压器可以减小电压的偏移。
三、35千伏电压的正常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GB/T 12325-2003规定的交流50HZ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硬性规定,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或-7%。
当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容易损坏设备,而低于额定电压时将不能正常工作(如灯泡发光不正常,电机不正常运转)。
供电设备的额定电压表示供电系统的最佳输出电压,需要与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进行匹配,包括电网额定电压、发电机额定电压和电力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四、35千伏电压允许偏差计算公式?
35KV系统,就是相电压就是35÷√3等于20.2KV。通常说的电力系统的电压都是指的线电压,比如35KV,就是线电压,也就是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值。而每相对地的电压是相电压,它等于线电压除以根号三。对于35KV系统,相电压就是35÷√3等于20.2KV。
五、电压偏差最大允许范围?
范围是-10% ~ +10%。
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若供电电压上下偏差同号(均为正或负)时,按较大的偏差绝对值作为衡量依据
六、35千伏线路对35千伏线路的安全距离?
35千伏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是3米;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距建筑物的垂直安全距离是5米。
根据《电子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1千伏以下为1.0米,1千伏至10千伏为1.5米,35千伏为3.0米,66千伏至110千伏为4.0米,154千伏至220千伏为5.0米,330千伏为6.0米,500千伏为8.5米。
七、35kv-35千伏线路额定输送容量是多?35千伏线路?
电压输送容量输送距离0.38kV0.1MW以下0.6km以下3kV0.1~1.0MW1~3km6kV0.1~1.2MW4~15km10kV0.2~2MW6~20km35kV2~10MW20~50km110kV10~50MW30~150km
八、35千伏运行电压?
一定要这样说的话,35kv的线电压和相电压都是 35kv。 因为: 星形U线=√3U相;对于三角形接线系统:U线=U相 110kv以上一般星形,35kv及以下三角形。
如果不考虑理论,只考虑实际,线路间电压(相电压)35kv,对地(线电压)约20.3kv
九、400v电压偏差范围?
三相低压端的合理电压就是400伏。一般三相负载的电压是380伏;变压器和发电机的电压就是400伏,这是考虑了线路压降。
正弦交流400伏系统的最高工作电压是其峰值电压,即1.414倍400V=566V。
一般情况电压有允许偏差值,在允许偏差值之内能正常使用。电压允许偏差值如下,超过正常状况下允许的最高电压即为电压高,低于正常状况下允许的最低电压即为电压低。 正常状况下:380伏三相供电的最高值为406.6伏,最低为353.4伏。
十、十千伏电压正常范围?
10千伏的电压正常范围是10-10.7千伏。
发电厂10kv系统额定电压就是10.5kv,一般允许升高5%,这就达到11kv以上。在负载端,主要考虑用户供电标准,比发电厂电压要低一些。 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3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1000kV。电力系统一般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构成。通常将35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 35kV及其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将额定1kV以上电压称为“高电压”,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电压称为“低电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