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压 > 正文

我国安全电压规定是多少?

电压 2025-05-15 17:29

一、我国安全电压规定是多少?

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

根据生产和作业场所的特点,采用相应等级的安全电压,是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50V。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二、我国的安全电压规定是多少?

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例如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特低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特低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就采用12V特低电压;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特低电压。如果不是要求有特殊作业环境的话,一般安全电压是指36V,因为在工频电流中,人身能摆脱电源的电流值是30mA左右,而人体电阻在干燥环境中一般在1000~2000Ω范围。

三、我国工频安全电压的上限值是多少?

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

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根据生产和作业场所的特点,采用相应等级的安全电压,是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国家标准《安全电压》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另外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四、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标准是多少?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标准是220伏特(V),这也是目前我国家庭、商业和工业用电的标准电压。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T 12384-2019《低压电器用交流电源系统电压变化范围》,220V的标准电压允许的变化范围为±10%,即在198V和242V之间,这是为了保证电器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而制定的标准。如果电压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影响电器的使用寿命、电器元件的损坏,甚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五、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

答: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伏,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伏,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伏,安全电流为10毫安,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毫安,直流为5毫安,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毫安,直流为50毫安,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

六、我国有那几种安全电压?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

电力系统一般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构成。

通常将35kV及35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

10kV及其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将额定1kV以上电压称为“高电压”,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电压称为“低电压”。

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24V、12V三种。

具体经典的答案啊 加分吧 呵呵 谢谢啊

七、所谓的安全电压是多少伏?

安全电压有两个,一个是安全供电电压36V,另一个是人体触电的安全电压50V。这个安全电压是由IEC60364确定的。

八、临时用电照明是否需要安全电压?

临时用电照明是否接安全电压,要取决于临时照明用在什么地方,如果就是普通室外或室内照明,接入二百二十伏的电压就可以,如果临时照明的使用位置在工艺塔、罐、金属容器内、井内、坑道内、管道内或其他受限作业空间内时,就要接入安全电压

九、我国居民用电电流频率是多少?

众所周知,我国的用电频率是50Hz,比如居民单相用电是220V/50Hz,民用三相电是380V/50Hz,工业用电一般是10KV/50Hz,变送配电系统一般是220KV/50Hz的高压电。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国的用电频率是50Hz,而不是60Hz?或者是高频的400Hz亦或是低频5Hz呢?

一、用电频率为什么不是60Hz?

我们知道,很多欧美国家的用电频率是60Hz,首先需要申明的是,50Hz和60Hz并不是孰优孰劣,之所以中国使用的是50Hz的用电,主要是因为历史原因。中国最初的供电电网都是苏联支持创建的,而苏联本国的用电就是50Hz,所以我国就延用了前苏联的标准。

二、用电频率为什么不是低频5Hz?

主要考虑是变压器的效率问题和用电设备的功率问题。

变压器是主要的输送电设备,目前电能主要依靠变压器进行变电输送。而变压器是靠原边的磁场变化,感应到副边升压或降压的。磁场变化的频率越慢,感应越弱,极端情况就是直流,根本没有感应,所以频率太低了会严重影响变压器的效率。

在用电设备上,选择50Hz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设备本身的原因。在19世纪末29世纪初的制造条件下,可以生产在50Hz系统能够运转良好的电机,却难造出在1331/3Hz系统运行的感应电机,因此,对于兼有多种负荷的系统,折中不失为现实方案。在用电设备的性能上,比如相同大小的发动机转速越高,发动机的功率也就越大。但是相同频率下,发动机越大,输出功率越大。而平时我们需要的是个头小但功率大的发动机。这也要求用电频率不能太低的原因。反观我们的飞机电源频率是400Hz,这是因为减轻重量是飞行器制造的首选目标。

三、用电频率为什么不是高频?

主要考虑的是线路和设备的损耗随着频率增大损耗增加,另外过高的频率发电机转速也会过快导致失控。

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用电设备,都是有电抗的,电抗与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电抗越大,消耗的无功就越大,能传递的有功功率就越少,所以过高的频率会导致用电损耗大大增加。

过高频率对发电机的控制是一个很大问题。例如一对磁极的发电机,为了发出50Hz的电,转子每分钟转速要达到3000转。咱们的汽车发动机转速达到3000转时,就能明显感觉引擎在振动作响了,转到六七千转时,你会觉得发动机要跳出引擎盖。小小的汽车发动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重达百吨的实心铁疙瘩转子与汽轮机,也因此发电厂的噪音都很大。一个重达百吨的钢转子每分钟转3000转谈何容易,如果频率再高三四倍,估计发电机能飞出厂房了。

用电频率采用50Hz有历史发展的客观原因,也有本身的主观原因,用电设备、变电输送等直接与电接触的装置决定什么频率是最适合需要的用电频率。

十、安全电压是多少伏特?

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因素选用。

拓展:

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V。行业规定 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持续接触安全电压为24V,安全电流为10mA,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介绍:

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