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压 > 正文

不属于安全生产的危险品是?

电压 2025-05-20 10:13

一、不属于安全生产的危险品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二、安全生产 供电 电压范围?

只有不高于36伏特的电压才是安全的”这句话应理解为:在正常情况下,只有加在人体上不同部位之间的电压不高于36伏才是安全的。

安全电压定义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任何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的电压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安全电压定值的等级分为50、42、36、24、12V和6V。而直流电压不超过120V。

三、哪些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非生产安全事故时指由于不可抗力或认为的的不规范操作所导致的事故,比如:

自然灾害

由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水、泥石流、雷击、地震、雪崩、台风、海啸和龙卷风等)直接造成的事故,属于自然灾害。

在能够预见或者能够防范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因生产经营单位防范措施不落实、应急救援预案或者防范救援措施不力,由自然灾害引发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的为非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的认定范围如下;

无证照或者证照不全的生产经营单位擅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发生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个人私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小作坊、小窝点、小坑口等),发生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生产安全事故。

个人非法进入已经关闭、废弃的矿井进行采挖或者盗窃设备设施过程中发生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应按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报告。其中由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或者治安管理案件处理的,侦查结案后须有同级公安机关出具相关证明,可从生产安全事故中剔除。

四、不属于安全生产的三违是什么?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

三违行为是指在生产作业和日常工作中出现的盲目性违章,盲从性违章,无知性违章,习惯性违章 ,管理性违章以及施工现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

五、2021年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电压?

1、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

2、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器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3、对下列特殊场所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

A、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4c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B、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C、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六、2021年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电压是多少?

所谓安全电压,是指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由特定电源供电所采用的电压系列。安全电压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标称电压不超过交流50V、直流120V;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安全电压电路与供电电路及大地隔离。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3216伏。当电气设备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国家标准安全电压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

七、什么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意义有哪些?

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安全生产的意义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的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八、安全生产管理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关键?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有生产安全责任制层层管理的,分别签订包括厂长,主任,班长,员工安全责任状,安全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九、2021新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

2021年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十、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答: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全员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执行工艺技术标准,确保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