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与电压计算公式?
一、电容与电压计算公式?
电容电压的公式是:C=Q/U,即电容=电荷量/电压。电容的符号是C,指的是在给定电位差下自由电荷的储藏量,国际单位是法拉。任何静电场都是由许多个电容组成,有静电场就有电容,电容是用静电场描述的。电压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也称作电势差、电位差。
二、电容电压的计算公式?
C=Q/U,即电容=电荷量/电压。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电容的决定式为:C=εrS/4πkd 。其中,εr是相对介电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
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εrε0,ε0=1/4πk,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某些数字万用表具有测量电容的功能,其量程分为2000p、20n、200n、2μ和20μ五档。测量时可将已放电的电容两引脚直接插入表板上的Cx插孔,选取适当的量程后就可读取显示数据。
2000p档,宜于测量小于2000pF的电容;20n档,宜于测量2000pF至20nF之间的电容;200n档,宜于测量20nF至200nF之间的电容;2μ档,宜于测量200nF至2μF之间的电容;20μ档,宜于测量2μF至20μF之间的电容。
经验证明,有些型号的数字万用表(例如DT890B+)在测量50pF以下的小容量电容器时误差较大,测量20pF以下电容几乎没有参考价值。此时可采用串联法测量小值电容。
方法是:先找一只220pF左右的电容,用数字万用表测出其实际容量C1,然后把待测小电容与之并联测出其总容量C2,则两者之差(C1-C2)即是待测小电容的容量。用此法测量1~20pF的小容量电容很准确。
三、电容充电电压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Vc=V(1−e−tRC)Vc=V(1−e−tRC)
Vc是电容电压,V是电源电压,t是时间,R是电阻
C是电容,以及常数 e ≈ 2.71828
电容充放电时间计算公式
设,V0 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
V1 为电容最终可充到或放到的电压值;
Vt 为t时刻电容上的电压值.
则,
Vt="V0"+(V1-V0)* [1-exp(-t/RC)]
或,
t = RC*Ln[(V1-V0)/(V1-Vt)]
例如,电压为E的电池通过R向初值为0的电容C充电
V0=0,V1=E,故充到t时刻电容上的电压为:
Vt="E"*[1-exp(-t/RC)]
再如,初始电压为E的电容C通过R放电电容充放电时间计算公式
V0=E,V1=0,故放到t时刻电容上的电压为:
Vt="E"*exp(-t/RC)
又如,初值为1/3Vcc的电容C通过R充电,充电终值为
Vcc,问充到2/3Vcc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V0=Vcc/3,V1=Vcc,Vt=2*Vcc/3,故
t="RC"*Ln[(1-1/3)/(1-2/3)]=RC*Ln2
=0.693RC
注:以上exp()表示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Ln()是e为底的对数函
四、电容的电压计算公式?
电容电压的公式是:C=Q/U,即电容=电荷量/电压。电容的符号是C,指的是在给定电位差下自由电荷的储藏量,国际单位是法拉。任何静电场都是由许多个电容组成,有静电场就有电容,电容是用静电场描述的。电压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也称作电势差、电位差。
五、电容放电电压计算公式?
电容充电放电时间计算公式:设,V0 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
Vu 为电容充满终止电压值;
Vt 为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值。则, Vt=V0+(Vu-V0)* [1-exp(-t/RC)] 如果,电压为E的电池通过电阻R向初值为0的电容C充电 V0=0,充电极限Vu=E,故,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为: Vt=E*[1-exp(-t/RC)] t=RCLn[E/(E-Vt)] 如果已知某时刻电容上的电压Vt,根据常数可以计算出时间t。
公式涵义:完全充满,Vt接近E,时间无穷大;当t= RC时,电容电压=0.63E;当t= 2RC时,电容电压=0.86E;当t= 3RC时,电容电压=0.95E;当t= 4RC时,电容电压=0.98E;当t= 5RC时,电容电压=0.99E;可见,经过3~5个RC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
放电时间计算:初始电压为E的电容C通过R放电 V0=E,Vu=0,故电容器放电,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为: Vt=E*exp(-t/RC) t=RCLn[E/Vt] 以上exp()表示以e为底的指数;Ln()是e为底的对数。
六、输出电容纹波电压计算公式?
电容最小值:C = 负载电流I /(纹波电压V * 频率)
其中C--是所需的最小电容容值
负载电流I--就是整流电路的负载电流
纹波电压V--是在整流器输出端测到的电压波动范围
频率--对于桥式全波整流电路,这是输入信号频率的两倍。
七、串联谐振电容电压计算公式?
由电感L和电容C串联而组成的谐振电路是串联谐振电路,当X=ωL-1/ωC=0时,即有φ=0,即Xl与Xc相同。此时我们就说电路发生了谐振。当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路的阻抗Z=√R2+XC-XL2=R,电路中总阻抗最小,电流将达到最大值,也称为电压谐振 。
并联谐振是一种完全的补偿,电源无需提供无功功率,只提供电阻所需要的有功功率。谐振时,电路的阻抗最大,且为纯电阻,Z=1/[1/(R+jωL)+jωC]=(R+jωL)/[1+jωC(R+jωL)]=(R+jωL)/jωCR=(ωL-jR)/ωCR。谐振时Z的虚部为0,即:Z=ωL/ωCR=L/CR,电路的总电流最小,而支路的电流往往大于电路的总电流,因此,并联谐振也称为电流谐振。
八、电压与转速计算公式?
直流电机转速n=U-(IR+L*di/dt)/Kφ 其中U是电枢电压 I是电枢电流,R是电枢回路的电阻 φ是励磁磁通,k是感应电动势常数 所以从公式可以看出,要想对直流电机进行调速,一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励磁磁通φ进行控制的励磁控制法,一种是对电枢电压U进行控制的电枢电压控制法。
大部分情况都是用控制电枢电压的方法的,你自己找一本书看看就知道了 (希望楼主满意)
九、电机功率与电容计算公式?
单相电动机的电容(以1千瓦的电动机为例)选配方法如下: 1、启动电容: C=8JS(μF),J-电机启动绕组电流密度,一般选5~7A/mm2;S-启动绕组导线截面积(mm2)。 2、单相运行电容公式:C=1950×I/U×cosφ ,(I-电机额定电流,U-电源电压,cosφ-功率因数为0.7~0.8间) ,1KW电机配电容C=1950*4.5/220*0.8≈34(μF)。 3、对启动电容来说,由于是只需要起到产生移相旋转电动势的作用,所以可在很宽的范围内选取。凡是350W-2.2KW的电机都用450V200μF无极性电容。 4、根据经验,运行电容550W-2.2KW选用450V30μF即可,100W-350W用10-16μF即可,15W-80W小型电机可用1μF,耐压都应大于400V,电容规格不是连续的。
十、电容与频率计算公式?
电容和频率之间的计算公式取决于电路的特定类型。以下是几个常见电路类型的电容和频率计算公式:
1. RC电路:
- 电容C和电阻R决定了RC电路的时间常数T,T=RC。
- 在RC电路中,频率f和电容C以及电阻R之间的关系为:f=1/(2πRC)。
2. LC电路:
- 电容C和电感L决定了LC电路的共振频率f0,f0=1/(2π√(LC))。
- 在LC电路中,给定电容C和电感L,可计算出其他频率的响应,f=1/(2π√(LC))。
3. 理想电感:
- 在理想电感电路中,电感L的值保持不变,频率的改变只取决于电容C的大小。
- 理想电感电路的共振频率f0=1/(2π√(LC)),但在这种电路中,电感L假定不能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只适用于理想的电路情况,并且还需要考虑到电路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参数,如内阻和信号源阻抗等。在实际电路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