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双臂电桥实验误差产生原因?
一、直流双臂电桥实验误差产生原因?
产生误差的原因为:一是测试用的电流线和电压线应当短粗。
二是电桥本体接线和设备端接线应当连接可靠。
三是电桥电源电压不足,引起测量误差。
四是设备接头,触点等接触不良引起测量误差。
二、误差的产生原因?
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⑴仪器及工具的构造精度和校正不完善:每种仪器有一定限度的精密程度,因而观测值的精确度也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度。同时仪器本身在设计、制造、安装、校正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如钢尺的刻划误差、度盘的偏心等。
⑵观测者的视觉能力和技能水平:由于观测者感觉器官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仪器安置、照准、读数等方面都产生误差。同时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及状态都对测量成果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⑶观测时的自然条件等: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大气折光等因素都会对观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观测成果将随之变化。
三、c65电压表测量电位产生误差的原因?
人为读数误差是影响测量精度的原因之一。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因此,使用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测量前要把万用表水平放置,进行机械调零;2读数时眼睛要与指针保持垂直;3测电阻时,每换一次挡都要进行调零。调不到零时要更换新电池;4测量电阻或高压时,不能用手捏住表笔的金属部位,以免人体电阻分流,增大测量误差或触电;5在测量RC电路中的电阻时,要切断电路中的电源,并把电容器储存的电泄放完,然后再进行测量。在排除了人为读数误差以后,我们对其他误差进行一些分析。
1.万用表电压、电流挡量程选择与测量误差
万用表的准确度等级一般分为0.1、0.5、1.5、2.5、5等几个等级。直流电压、电流,交流电压、电流等各挡,准确度(精确度)等级的标定是由其最大绝对允许误差 △X与所选量程满度值的百分数表示的。以公式表示:A%=(△X/满度值)×100%…… 1
(1)采用准确度不同的万用表测量同一个电压所产生的误差
例如:有一个10V标准电压,用100V挡、0.5级和15V挡、2.5级的两块万用表测量,问哪块表测量误差小?
解:由1式得:第一块表测:最大绝对允许误差
△X1=±0.5%×100V=±0.50V。
第二块表测:最大绝对允许误差
△X2=±2.5%×l5V=±0.375V。
比较△X1和△X2可以看出:虽然第一块表准确度比第二块表准确度高,但用第一块表测量所产生的误差却比第二块表测量所产生的误差大。因此,可以看出,在选用万用表时,并非准确度越高越好。有了准确度高的万用表,还要选用合适的量程。只有正确选择量程,才能发挥万用表潜在的准确度。
(2)用一块万用表的不同量程测量同一个电压所产生的误差
例如:MF-30型万用表,其准确度为2.5级,选用100V挡和25V挡测量一个23V标准电压,问哪一挡误差小?
解:100V挡最大绝对允许误差:
X(100)=±2.5%×100V=±2.5V。
25V挡最大绝对允许误差:△X(25)=±2.5%×25V=±0.625V。由上面的解可知:
用100V挡测量23V标准电压,在万用表上的示值在20.5V-25.5V之间。用25V挡测量23V标准电压,在万用表上的示值在22.375V-23.625V之间。由以上结果来看,△X(100)大于△X(25),即100V挡测量的误差比25V挡测量的误差大得多。因此,一块万用表测量不同电压时,用不同量程测量所产生的误差是不相同的。在满足被测信号数值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量程小的挡。这样可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3)用一块万用表的同一个量程测量不同的两个电压所产生的误差
用一块万用表的同一个量程测量两个不同电压的时候,谁离满挡值近,谁的准确度就高。所以,在测量电压时,应使被测电压指示在万用表量程的2/3以上。只有这样才能减小测量误差。
2.电阻挡的量程选择与测量误差
电阻挡的每一个量程都可以测量0~∞的电阻值。欧姆表的标尺刻度是非线性、不均匀的倒刻度。是用标尺弧长的百分数来表示的。而且各量程的内阻等于标尺弧长的中心刻度数乘倍率,称作“中心电阻”。也就是说,被测电阻等于所选挡量程的中心电阻时,电路中流过的电流是满度电流的一半。指针指示在刻度的中央。其准确度用下式表示:
R%=(△R/中心电阻)×100%……2
(1)用一块万用表测量同一个电阻时,选用不同的量程所产生的误差
例如:MF-30型万用表,其Rxl0挡的中心电阻为250Ω;R×l00挡的中心电阻为2.5kΩ。准确度等级为2.5级。用它测一个500Ω的标准电阻,问用R×l0挡与R×100挡来测量,哪个误差大?解:由2式得:
R×l0挡最大绝对允许误差△R(10)=中心电阻×R%=250Ω×(±2.5)%=±6.25Ω。用它测量500Ω标准电阻,则500Ω标准电阻的示值介于493.75Ω~506.25Ω之间。最大相对误差为:±6.25÷500Ω×100%=±1.25%。
R×l00挡最大绝对允许误差△R(100)=中心电阻×R%2.5kΩ×(±2.5)%=±62.5Ω。用它测量500Ω标准电阻,则500Ω标准电阻的示值介于437.5Ω~562.5Ω之间。最大相对误差为:±62.5÷500Ω×100%=±10.5%。
由计算结果对比表明,选择不同的电阻量程,测量产生的误差相差很大。因此,在选择挡位量程时,要尽量使被测电阻值处于量程标尺弧长的中心部位。测量精度会高一些。
四、辐射误差的产生原因?
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两种:
传感器响应特性和外界(自然)环境,后者包括大气(雾和云)和太阳照射等。
传感器响应特性可分为:光学摄影机引起的和光电扫描仪引起的辐射误差。
前者主要是由光学镜头中心和边缘的透射强度不一致造成的,
后者包括光电转换误差和探测器增益变化引起的误差。
五、直流环流的产生原因?
应该是电流环流的原理。
定义如下
电流环流是因为电磁感应现象才产生的。它会产生热从而损坏变压器或用电器。避免环流是将大块铁制品分割成小块的,就像是变压器上面的那个线圈缠绕的铁砸,弄成小块的,使产生的环流在小局部。
电流环流是因为环状回路存在电压形成的,例如两个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如果变压器变比有差异就会出现环流,增大损耗。
六、直流电桥电路非线性误差产生的原因?
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误差,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和零点偏移共同造成的。
七、共轭法产生误差的原因?
在用公式法,就是物距象距法测焦距时,很难确定屏在哪个位置时像最清晰,这是一个主观判断的过程,往往是把屏前后移动,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像的清晰程度都相差不多,这样像距v就根本测不准确.
而在使用共轭法时就好得多,它是先把光源与光屏都固定在光具座上,再把凸透镜放在中间,前后移动它的位置,使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这时我们会发现当透镜的位置稍有变化时,屏上像的清晰程度就有较大变化,这是因为透镜的位置稍有变化,它总是同时影响到物距和像距,并且是一个变小,另一个变大,像的清晰程度就变化明显.
使用共轭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不需要准确确定凸透镜光心的位置,若使用公式法,由于光心的位置不确定,会造成物距和像距都测不准确,从而测出的焦距误差很大.而使用共轭法,只需要测量凸透镜移动的距离,光心的具体位置是无关紧要的.
八、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
产生原因主要有:
(1)所抽取的样本不符合研究任务;
(2) 不了解总体分布的性质选择了可能曲解总体分布的抽样程序;
(3)有意识地选择最方便的和解决问题最有利的总体元素,但这些元素并不代表总体(例如只对先进企业进行抽样)。这类误差只要事先作好充分准备,是可以避免的。
九、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
1,随机误差的产生是由于在测定过程中存在一系列有关因素微小的随机波动。
2,随机误差的产生因素十分复杂,如电机内电磁场的微小变化可以引起电机轴输出扭矩的变化;3,如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值受所测件的摩擦、安装间隙,空气扰动,气压及湿度的变化而变化;4,测量检验人员的感觉器官的生理变化等,以及它们的综合影响都可以成为产生随机误差的因素。
比如化学实验观察烧杯刻度值,眼睛的视线与液体的液面平直时,所测值就比较真实,反之就有误差;5,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在买菜的时候,当要求读数精度在两以内的话,十个人称就有可能出现十个分量,这就是随机误差
十、运算电路的误差产生原因?
一般都是电阻引起的误差,如果还存在,就选高精度,或者更高的运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