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压 > 正文

饱和失真,输出波形有什么特点

电压 2024-08-15 02:47

一、饱和失真,输出波形有什么特点

饱和失真,输出波形的特点是顶部削平。

饱和失真,指的是晶体管因Q点过高,出现的失真。由于三极管饱和的根本原因是集电结收集电子的能力不足,所以增加VCC能够增强集电极收集电子的能力,但必须保证VCC在三极管的能承受范围内,在RC和管子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消除饱和失真。

饱和失真,通过示波器在输出端观察,会出现顶部削平的波形,一般原因通常都是静态工作点设置的太高,需要调节三极管基极降低下拉电阻的阻值,或增大上拉电阻的阻值。

二、饱和失真是顶部失真还是底部失真?

饱和失真,指的是晶体管因Q点过高,出现的失真。当Q点过高时,虽然基极动态电流为不失真的正弦波,但是由于输入信号正半周靠近峰值的某段时间内晶体管进入饱和区,导致集电极动态电流产生顶部失真,集电极电阻上的电压波形随之产生同样的失真。

由于输出电压与集电极电阻上的电压变化相位相反,从而导致输出波形产生底部失真。

三、输出电压波形底部失真可采取哪些措施输出电压波形顶部?

这两种波形失真都属于非线性失真的范畴,解决的思路就是调剂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使其尽可能工作在线性范围。

输出电压波形底部失真属于截止失真,1般是由于3极管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而至。可适当增大下拉电阻的阻值或适当下降上拉电阻的阻值。

输出电压波形顶部失真属于饱和失真,1般是由于3极管静态工作点设置较高而至。可适当下降下拉电阻的阻值或适当增加上拉电阻的阻值。

四、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怎么求?

如果是功率放大电路,建议你最好贴出电路来。

如果是一般共射,关键在于求出UCEQ,如果没有交流负载(也就是输出端空载),求(VCC-UCEQ)和(UCEQ-UCES)中较小的的那个值。其中VCC是电源电压,UCES是临界饱和电压。

如果有交流负载,则是求(UCEQ-UCES)与(ICQ // (RC // RL))中,比较小的那个值。

是静态工作点到三极管饱和或截止的电压差,当工作点选在饱和和截止的正中间,则电压差就是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当饱和大于截止,则小的那个点压差就是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

五、怎样求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如果是功率放大电路,建议你最好贴出电路来。如果是一般共射,关键在于求出UCEQ,如果没有交流负载(也就是输出端空载),求(VCC-UCEQ)和(UCEQ-UCES)中较小的的那个值。

其中VCC是电源电压,UCES是临界饱和电压。如果有交流负载,则是求(UCEQ-UCES)与(ICQ // (RC // RL))中,比较小的那个值。

是静态工作点到三极管饱和或截止的电压差,当工作点选在饱和和截止的正中间,则电压差就是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当饱和大于截止,则小的那个点压差就是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

六、如何消除饱和失真?

饱和失真的抑制方法是:

1.增加VCC 由于三极管饱和的根本原因是集电结收集电子的能力不足,所以增加VCC能够增强集电极收集电子的能力,但必须保证VCC在三极管的能承受范围内,在RC和管子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消除饱和失真。

2.增加基极电阻RB以减小基极电流,从而集电极电流IC=βIB,在集电极电阻RC和集电极电源VCC不变的情况下,由VCE=VCC-βIBRC得集电极电压变大,从而使集电极收集电子能力增强,消除饱和失真。

3.减小集电极电阻,在电路中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小集电极电阻RC就减小了在RC上的压降由uCE=VCC-βIBRC知加在集电结的电压增大,也增强了集电极收集电子的能力,从而消除饱和失真。

4.更换一只β较小的管子.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换一只放大倍数较小的管子,由uce=VCC-βIBRC知:在集电极电阻上的压降减小,也即增大了加在集电结的电位,增强了集电结收集电子的能力,从而消除饱和失真。

七、怎样解决饱和失真?

方法:输入电压不变,增加输入电阻可以减小输入电流。而电流放大倍数不变,则输出电流减小,使得工作点不至于超出放大区而进入饱和区产生饱和失真。相关概念: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过大,在信号正半周进入了输出特性曲线的饱和区。方法是提高工作电压、适当调小静态工作点,输入信号幅度。  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过低,信号负半周进入了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方法是提高静态工作点、适当减小输入信号幅度。  交越失真:又称小信号失真,在输入信号幅度很小时,进入了输入特性的弯曲段,是乙类推挽功放电路中静态电流过小所致。方法是适当提高静态电流。小功率放大器静态电流在2-4mA(如收音机功放),大功率功放可选十多mA。

八、什么是饱和失真?

饱和失真,指的是晶体管因Q点过高,出现的失真。当Q点过高时,虽然基极动态电流为不失真的正弦波,但是由于输入信号正半周靠近峰值的某段时间内晶体管进入饱和区,导致集电极动态电流产生顶部失真,集电极电阻上的电压波形随之产生同样的失真。

由于输出电压与集电极电阻上的电压变化相位相反,从而导致输出波形产生底部失真。

九、pnp和npn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

截止失真是在输入时产生的,当Q点过低时,输入信号在负半周小于晶体管的开启电压,也就是小于UbeQ,导致晶体管截止而产生失真。

饱和失真是在输出时产生的,当Q点过高时,Ib为不失真的正弦波,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会发现输入信号正半周靠近峰值的某段时间内晶体管进入饱和区,导致Ic产生顶部失真。

十、怎么从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判断是饱和失真还是截止失真?

截止失真是偏置电流太小使信号电压谷底被削平,饱和失真是偏置电流太大使信号电压峰顶被削平。

共射放大器是反相放大,信号电压谷底向上翻身为输出电压峰顶,信号电压峰顶向下翻身为输出电压谷底。

故对共射放大器来说,若输出电压峰顶被削平,就判断为截止失真;若输出电压谷底被削平,就判断为饱和失真。

将输入的微弱信号(简称信号,指变化的电压、电流等)放大到所需要的幅度值且与原输入信号变化规律一致的信号,即进行不失真的放大。只有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放大才有意义。放大电路的本质是能量的控制和转换,根据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公共端不同,放大电路有三种基本形式: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

放大作用的实质是把电源的能量转移给输出信号。

输入信号的作用是控制这种转移,使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重复或反映输入信号的变化。现代电子系统中,电信号的产生、发送、接收、变换和处理,几乎都以放大电路为基础。放大电路本身的特点:

一、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工作状态,所以有时往往要画出它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才能进行分析;

二、电路往往加有负反馈,这种反馈有时在本级内,有时是从后级反馈到前级,所以在分析这一级时还要能“瞻前顾后”。

在弄通每一级的原理之后就可以把整个电路串通起来进行全面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