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源 > 正文

ttl电源计算公式?

电源 2024-09-24 05:41

一、ttl电源计算公式?

标准TTL电路电源电压范围: 5V+/-(0.25-0.5V) 输入电平 U IH=2V,U IL=0.8V 输出电平 U OH=2.7V,U OL=0.4V 输入电流 I IH=40uA,I IL=1600uA 输出电流 I OH=0.4mA,I OL=16mA

二、求电源计算公式?

5V的24A+5=29乘上10=290w

这个是额定功率为290w,是1.3版,只有一路+12V

2.0版和2.2版的电源就是多了一路+12v2,它计算方法是;

(+12V1+12V2+10)乘上10=额定功率

比如航嘉 宽幅王2代 12V1=10A.12V2=12A那就应该是

(10+12+10)*10=320

三、电脑电源计算公式?

5V的24A+5=29乘上10=290w

这个是额定功率为290w,是1.3版,只有一路+12V

2.0版和2.2版的电源就是多了一路+12v2,它计算方法是;

(+12V1+12V2+10)乘上10=额定功率

比如航嘉 宽幅王2代 12V1=10A.12V2=12A那就应该是

(10+12+10)*10=320

判断ATX 2.03版功率的方法是--- +5V最大输出电流值乘以10,得到大致的额定功率的值,比如+5V最大输出电流值为25,则为250W。+5V最大输出电流值30,则为300W。

判断ATX12V 1.3版功率的方法是--- +5V最大输出电流值加上4乘以10。比如,+5V最大输出电流值为21A,则功率为(21+4)×10=250W。同样,(26+4)×10=300W,(18+4)×10=220W。 有了这个公式,您就可以大概估计电源的额定功率了。

判断ATX12V 2.0/2.2版功率的方法是--(+12V1和+12V2的和加上10)X10,就大概等于额定功率了。

四、机箱电源计算公式?

以下是我的回答,机箱电源计算公式通常为:电源功率= (CPU TDP功耗 + 显卡TDP功耗 + 其它硬件功耗(按40W)) ÷ 0.6。这个公式是根据各个硬件的功耗来计算所需的电源功率。其中,CPU和显卡是功耗较大的两个硬件,因此我们取它们的TDP功耗进行计算。其它硬件可以打包功耗为40W,包括主板、内存、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除以0.6是为了在满载时仍然保留40%的冗余功率,以保证电源能够稳定地工作。对于独立显卡为主的电脑,建议使用额定功率为300W起步的电源;而对于集成显卡(核心显卡)为主的电脑,通常使用250W-300W额定功率的电源就足够了。请注意,这个公式只能作为一个经验公式,不能严谨地计算电源功率,实际所需的电源功率可能因各种因素而异。

五、串联稳压电源计算公式?

可以从输出端的电压方程式理解稳压原理:UO=VD5-VBE,就是说直流输出电压是有两个恒定电压决定的,VD5是稳压二极管21伏,VBE是三极管BE结电压=0.7伏,所以输出电压等于20.3伏。

当负载开路时R1通过D5的电流最大,三极管发射极没有电流,所以稳压管最大允许电流是选择R1阻值的计算依据。

当负载电流最大时,R1电流绝大部分流入三极管基极,驱动发射极流出最大电流,此时稳压管电流最小,稳压值最大。

因此需要知道负载电阻的变化范围才能确定最大、最小负载电流,才能计算R1数字,等等。

六、ups不间断电源计算公式?

1. 计算公式是存在的。2. 因为UPS不间断电源的设计是为了在电力故障或电力波动时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所以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来计算其容量。常见的计算公式是:UPS容量 = 电器总功率 × 系数。其中,电器总功率是指需要接入UPS的所有设备的功率之和,系数则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确定的,一般为1.2-1.5之间。3. 此外,还需要考虑UPS的备用时间,即UPS能够提供稳定电力的持续时间。备用时间的计算公式为:备用时间 = UPS容量 / 电器总功率。根据备用时间的要求,可以调整UPS的容量来满足需求。所以,根据以上公式和考虑因素,可以计算出UPS不间断电源的容量和备用时间。

七、如何准确计算电脑电源功率?电源功率计算公式

为何需要准确计算电脑电源功率?

在组装或购买电脑时,准确计算电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一台电脑的稳定运行与电源功率的匹配息息相关。如果电源功率过低,可能导致电脑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出现故障。而功率过高则会浪费能源并增加使用成本。

电源功率计算公式

计算电脑所需的电源功率并不复杂,只需要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总功率 = 有功功率 + 无功功率 + 功率因数修正系数

其中,

  • 有功功率是指设备产生有用功的能量,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
  • 无功功率是指设备产生的对电网和电源设备无益的能量,通常以乏特(Var)为单位。
  • 功率因数修正系数则是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功率因数在合理范围内而引入的修正系数。

如何获取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要计算电脑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需要了解电脑所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的功率消耗。

一般来说,CPU、显卡、硬盘、内存等设备的功耗信息都可以在设备的规格说明书上找到。此外,也可以通过一些在线功率计算工具来获取大致数值。

实例分析

举个例子,如果一台电脑的CPU功耗为150W,显卡功耗为200W,硬盘功耗为20W,内存功耗为10W,那么这台电脑的总有功功率就是:150W + 200W + 20W + 10W = 380W。

在计算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修正系数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源?

一旦计算出电脑系统的总功率,就可以根据这个数值来选择合适的电源了。一般来说,为了确保电源的稳定供电,最好选择比计算结果略高的功率数值的电源。

通过本文介绍的电源功率计算公式,相信您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电脑系统所需的电源功率,确保电脑的稳定运行。

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希望您能从中获得所需的帮助。

八、电源消耗计算公式?

用电量的计算公式为:

①W =UIt(其中W是用电量,U是额定电压,I是额定电流,t是工作时间,适合于任何电路)

②W = P*t(其中W是用电量,P是额定功率,t是工作时间,额定功率在该设备铭牌上有注明)※注:W单位是焦耳(通用单位是千瓦时,俗称度,计算后要转化,一千瓦时 = 一度 =3.6 乘以 10的6次方焦耳)U的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I的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t 的国际组单位是秒,P的单位是瓦,符号为w,计算时单位一定要一致。计算用电量的公式: 用电量=用电器功率×用电时间

九、电源效率计算公式?

电源的效率是其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也就是,电源本身“吃掉”了多少功率?吃掉的越多,电源的效率就越低。

设电源的输入端电压为Vi,输入回路的电流为Ii,输出端的电压为Vo,输出回路的电流为Io,则: 输入功率为Pi=Vi×Ii %,输出功率为Po=Vo×Io,所以,电源的效率为: η=Po / Pi=(Vo×Io)/(Vi×Ii) %。

十、电源环路计算公式?

环形变压器的线径大小是由变压器的电流大小来确定,倘若变压器的电流过大或线径过细都是会导致变压器温升过快,致使其过热甚至烧毁。

既然变压器的线径是由电流来决定的,那么要求线径的话就必须求出绕组电流的大小,电流公式:I=P/U

(线径计算公式:D=1.13*√(I/电流密度)

环形变压器其结构有别于其它变压器,环形变压器线圈导线的电流密度为㎡=1.5~8.0A,其中5.0-8.0必须是有强制散热措施才可用,如风冷、油冷、散热片,除非是成本受限制,那怕有强制措施也一般不建议取6.0以上。环形变压器一般在自然散热情况下,因铝线内阻比铜线要大,铝线取值1.5-3.2A,实际铝线应用中,一般取值1.5-2.5较多,个别情况为控制成本忽略温升取值2.5-3.2。环形变压器在自然散热情况下铜线取值2.5A-5A,实际应用中,个别环形变压器为控制成本,取值4.0-5.0,除非成本受限,一般不建议环形变压器取4.0以上。2000W以下环形变压器取值3.2-4.0较为常见,5000W以上环形变压器建议取值2.5-3.2。特殊情况下,如环境恶劣、密封环境或散热不佳、电网输入电压波动大、实际负载负载因数低等情况下,2000W以下环形变压器也可以取2.5-3.2A,对应价格会比较高。

举个例子来说可能更好理解些:如果电流密度取值3.5,一个功率为100W的环形变压器,初级电压为220V,次级电压为12V,那么变压器的初级线径计算如下:

初级电流I=P/U=100W/220V≈0.455A

初级线径D=1.13*√(0.455A/3.5A)=0.4mm

同样的也可以计算出次级电流为8.33A,次级线径为1.7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