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压 > 正文

跨步电压产生原理?

电压 2025-08-05 09:56

一、跨步电压产生原理?

所谓跨步电压,就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行走的人,其两脚之间的电压。 当架空线路的一根带电导线断落在地上时,落地点与带电导线的电势相同,电流就会从导线的落地点向大地流散,于是地面上以导线落地点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电势分布区域,离落地点越远,电流越分散,地面电势也越低。如果人或牲畜站在距离电线落地点8~10米以内。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种触电叫做跨步电压触电。人受到跨步电压时,电流虽然是沿着人的下身,从脚经腿、胯部又到脚与大地形成通路,没有经过人体的重要器官,好像比较安全。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人受到较高的跨步电压作用时,双脚会抽筋,使身体倒在地上。这不仅使作用于身体上的电流增加,而且使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改变,完全可能流经人体重要器官,如从头到手或脚。经验证明,人倒地后电流在体内持续作用2秒钟,这种触电就会致命。

二、雷电产生的感应电压和跨步电压?

感应雷是雷电危害的一种方式,是雷电流在周围物体上感应和传播的高电压,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跨步电压是当带电体接地处有强电流进入大地时,在接地点周围产生一个相当大的电场,人体双脚分开站立,两足之间存在的电压。因跨步电压造成的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简单地说,感应雷只是可能形成跨步电压的原因之一。

跨步电压是雷电击中地面物,雷电流泄入大地并在土壤中散流开,由于土壤电阻率有一定分布,雷电流在地面上各点间就出现电位降,靠近雷击点,电流密度越大,电位降也就越大。如果人站在或行走在落雷点附近,在两脚间的电位降可使雷电流通过两脚和躯干的下部,人就会被击伤。这两脚间的电位降叫"跨步电压"。

三、当断线落地会产生跨步电压吗?

会。当断线落地或大电流从接地装置流入大地时,若人站在附近则可能在两脚之间产生跨步电压。

当架空线路的一根带电导线断落在地上时,落地点与带电导线的电势相同,电流就会从导线的落地点向大地流散,于是地面上以导线落地点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电势分布区域,离落地点越远,电流越分散,地面电势也越低。

如果人或牲畜站在距离电线落地点8~10米以内。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种触电叫做跨步电压触电。

四、跨步电压的距离?

关于跨步电压的安全距离法律法规有:

1、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条 电力线路保护区:

(一)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1-10千伏   5米35-110千伏  10米154-330千伏 15米500千伏 20米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但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延伸的距离,不应小于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弧垂及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之和。(二)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地下电缆为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海底电缆一般为线路两侧各2海里(港内为两侧各100米),江河电缆一般不小于线路两侧各100米(中、小河流一般不小于各50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2、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距架空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的下列范围内进行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的活动:

(一)35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5米的区域:(二)66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周围10米的区域。第十六条第四款,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风偏后与树木之间的安全距离为:电压等级 最大风偏距离 最大垂直距离35-110千伏 3.5米 4.0米154-220千伏 4.0米 4.5米330千伏 5.O米 5.5米500千伏 7.0米 7.0米扩展资料跨步电压触电后果:跨步电压触电时没有经过人体的重要器官,好像比较安全。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人受到较高的跨步电压作用时,双脚会抽筋,使身体倒在地上。这不仅使作用于身体上的电流增加,而且使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改变,可能流经人体重要器官,如从头到手或脚。经验证明,人倒地后电流在体内持续作用2秒钟,这种触电就会致命。跨步电压触电一般发生在高压电线落地时,但对低压电线落地也不可麻痹大意。根据试验,当牛站在水田里,如果前后跨之间的跨步电压达到100伏左右,牛就会倒下,电流常常会流经它的心脏,触电时间长了,牛会死亡。

五、什么情景可以同时产生触电和跨步电压?

交流电火线对地有高压,接触到火线,并与地之间导电,则产生了接触电压触电;

电线落地后,大地有电阻,根据U=I*R,离电线落地点一定距离后,就会产生电压差,即一步之间会有一定的电压差,此电压差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形成跨步电压触电。

是间接接触触电; 1. 如果人或牲畜站在距离高压电线落地点8~10米以内。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种触电叫做跨步电压触电。 2. 原理: 人的两脚距离落地电线的距离不等,地面是导体,电流通过不同距离时电阻不等,根据欧姆定律,两脚形成电压差,于是电流通过人体。这时需将两脚并拢方可摆脱危险。

六、跨步电压范围?

人或牲畜站在距离电线落地点8~10米以内。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种触电叫做跨步电压触电。

人受到跨步电压时,电流虽然是沿着人的下身,从脚经腿、胯部又到脚与大地形成通路,没有经过人体的重要器官,好像比较安全。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人受到较高的跨步电压作用时,双脚会抽筋,使身体倒在地上。

七、什么叫做跨步电压?怎样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若有一条火线(特别是高压线)断落到地面上,就会有电流经落地点向四周大地土壤中散流,从而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跨步电压。

如果人、畜不小心走入这个区域,就会遭受跨步电压的伤害。所以,为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应采取必要措施(例如划定范围、贴出告示、设专人守护、通知专业人员迅速检修等),不使人、畜进入。万一不慎进入,可用单脚跳出这个区域。

八、最大跨步电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电压在导体中是怎样分布的。

电流可以简单的比喻成水流。水在流动的时候遇到阻力就会产生水压(水车和水坝都是给河流上增加了阻力来获得有用的水压)。

电流也是这样,只有在有电阻的导体中才会产生电压。 跨步电压触电,就是说在高压线接触的地面附近,产生了环形的电场。即以高压线触地点为圆心,从接触点到周围有一个放射状电压递减的电压分布。

可以理解,圆心处电压等于高压电线上的电压,离开圆心越远的点上,电压越小。

因此,当一个人从圆心近处跨步走向远离圆心的位置时,两个脚上的电压就是不同的了。

这样这个电压就会产生通过人体的电流,导致人触电。

而这两个脚之间的电压大小和跨步的距离有关:步伐越大电压差越大。

小鸟在高压线上不会触电,其实原因有两点:

1是刚才提到的步伐小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压线本身的电阻很小,分布在高压线上的电压就很小,所以可以推断:即使“小鸟”两脚之间有1米的距离,其间的电压也不会很大(前提是此小鸟身体其他部分不接触地面、电线杆等0电势点)。

综上,跨步电压和电压表的摆放是两回事。

电压表测得的电压是其两个电笔之间的电压,与其摆放位置无关

九、引起跨步电压触电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电压在导体中是怎样分布的。 电流可以简单的比喻成水流。水在流动的时候遇到阻力就会产生水压(水车和水坝都是给河流上增加了阻力来获得有用的水压)。电流也是这样,只有在有电阻的导体中才会产生电压。 跨步电压触电,就是说在高压线接触的地面附近,产生了环形的电场。即以高压线触地点为圆心,从接触点到周围有一个放射状电压递减的电压分布。可以理解,圆心处电压等于高压电线上的电压,离开圆心越远的点上,电压越小。因此,当一个人从圆心近处跨步走向远离圆心的位置时,两个脚上的电压就是不同的了。这样这个电压就会产生通过人体的电流,导致人触电。而这两个脚之间的电压大小和跨步的距离有关:步伐越大电压差越大。 小鸟在高压线上不会触电,其实原因有两点:1是刚才提到的步伐小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压线本身的电阻很小,分布在高压线上的电压就很小,所以可以推断:即使“小鸟”两脚之间有1米的距离,其间的电压也不会很大(前提是此小鸟身体其他部分不接触地面、电线杆等0电势点)。 综上,跨步电压和电压表的摆放是两回事。电压表测得的电压是其两个电笔之间的电压,与其摆放位置无关。

十、跨步电压形成的原理?

跨步电压是指当人穿过有电场存在的区域时,由于人体在地面上的两个脚之间存在电位差,导致电流从一只脚进入人体,从另一只脚离开人体而产生的电压。跨步电压产生的原理与人体作为导体的特性有关。

在有电场存在的区域,地面作为一种导体,会受到电场的影响而带电。当人体进入该区域时,人体会成为导体的一部分,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带电,形成一定的电位差。当人的一只脚踏在电场较强的区域,另一只脚踏在电场较弱的区域时,两只脚之间的电位差就会产生跨步电压。

跨步电压的大小取决于电场强度、人体形态、穿鞋情况等因素。当电场强度较大时,跨步电压也会随之增大,因此在高压电场区域,需要注意保护人员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