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电压 > 正文

示波器电压表产生偏差的原因?

电压 2025-08-05 23:17

一、示波器电压表产生偏差的原因?

用示波器测量频率的误差产生的来源主要是

1、在示波器的时基电路(X轴扫描),如果X轴扫描的时基不准,当然就直接将它的误差转移到你的被测信号的频率误差中去。

2、X轴扫描电压的线性也会产生测量误差。X轴扫描电压是一个锯齿波电压,它在上升(扫描)时要求是一根斜的直线,虽然电路上对此做了不少措施,但是总会有一些误差的。

3、人为的误差,这具体表现在示波器的使用调整是否正确,由于面板的坐标格和示波管的图形有一段距离,容易有视觉读数误差。另外在测量是最好将波形拉开些,观察的周期数少些,这样将有利于减少读数误差,等等。

二、产生绩效沟通偏差的原因?

1、近期效应:因为近期发生的事件所形成的印象就成为判断的基础

2、晕轮效应:也被称为“晕轮”效果, 这是根据对员工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性格特点形成的模糊印象来评估员工肯定是什么样的一种倾向。

3、“与我相似”。 将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员工评估得较高,这是绩效管理中的一种倾向.

4、中心倾向错误。 避免将他们评估在尺度的两端,既使他们的绩效的确分布在两端的水平上,这是主管人员的一种倾向。第一个可能缺乏自信,或者怕得罪人影响积极性。

5、过分严格或宽容。有些评估人员过分宽容而另外一些却过分挑剔的倾向。

三、产生基节偏差的原因?

齿形误差和基节偏差超差 1)剃齿刀齿形误差和基节误差2)工件和剃齿刀安装偏心3)轴交角调整不正确4)齿轮齿根及齿顶余量过大5)剃前齿轮齿形和基节误差过大6)剃齿刀磨损 1)提高剃齿刀刃磨精度2)仔细安装工件和剃齿刀3)正确调整轴交角4)保证齿轮剃前加工精度,减小齿根及齿顶余量5)及时刃磨剃齿刀齿距偏差超差 1)剃齿刀的齿距偏差误差较大2)剃齿大的径向跳动较大3)剃前齿轮齿距偏差和径向跳动较大 1)提高剃齿刀安装精度2)保证齿轮剃前加工的精度齿距累积误差、公法线长度变动及齿圈径向跳动超差 1)剃前齿轮的齿距累积误差、公法线长度变动及齿圈径向跳协误差较大2)在剃齿机上齿轮齿圈径向跳动大(装夹偏心)3)在剃齿机上剃齿刀径向跳动大(装夹偏心) 1)提高剃前齿轮的加精度2)对剃齿刀的安装,要求其径向跳动量下能过大3)提高齿轮的安装精度在齿高中部形成“坑洼” 1)齿轮齿数太少(12~18)2)重合度不大 保证剃齿时的重合度不小于1.5齿向误差超差(两齿面同向) 1)剃前齿轮齿向误差较大2)轴交角调整误差大 1)提高剃前齿轮加工精度2)提高轴交角的调整精度齿向误超差(两齿面异向,呈锥形) 1)心轴或夹具的支承端面相对于齿轮旋转轴线歪斜2)机床部件和心轴刚性不足3)在剃削过程中,由于机床部件的位置误差和移动误差,使剃齿刀和齿轮之间的中心距不等 1)提高工作和刀具的安装精度2)加强轴交角的调整精度剃不完全 1)齿成形不完全,余量不合理2)剃前齿轮精度太低 1)合理选用剃齿余量2)提高剃前加工精度齿面粗糙度太高 1)剃齿刀切削刃的缺陷2)轴交角调整不准确3)剃齿刀磨损严重4)剃齿刀轴线与刀架旋转轴线不同轴5)纵向进给量过大6)切削液选用不对或供给不足7)机床和夹具的刚性和抗振性不足8)齿轮夹紧不牢固9)剃齿刀和齿轮的振动10)当加工少齿数齿轮时,剃齿刀正变位置偏大和轴交角过大 1)及时刃磨剃齿刀,保持切削刃锋利2)准确调整机床和提高刀具安装精度3)合理选择切削用量4)合理选用切削液5)正确安装、紧固工作

四、产生偏差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制造误差;从理论上讲,不论是什么工件,采用什么样的加工工艺,不可能做到合要求的尺寸完全一样,总是不能完全符合理论尺寸的要求,所以产生误差的必然的。

一个是捡测仪器;不论是什么样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也不可能不存在误差,这个仪器的制造本身就存在一个精度问题,操作人员的水平,有些仪器又受到环境温度乃至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不存在误差。所以误差产生应该有两个原因;一个制造误差,一个是测量误差。

五、电压谐振的产生原因?

谐振产生的原因:互感器的投入与切除;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系统运行方式的突然改变或电气设备的投切;电网电压与频率的波动;负荷的不平衡变化等;其中以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为最常见的激发方式。

谐振过电压对电网造成危害极大,诸如造成电压互感器熔丝熔断、电压互感器烧毁、电网设备绝缘损毁,甚至造成相间短路、保护装置误动作等。

六、零序电压产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

   三相电压不平衡时将出现零序电压;在出现不对称短路时将出现负序电压;在三相对称短路时将出现正序电压。

  具体情况如下:

   单向接地时会出现正序电压、负序电压,连续电压。

   两相短路时会出现负序电压、正序电压。

   三相短路时会出现正序电压。

   两相接地短路将会出现负序电压、正序电压和零序电压。

   电力系统或元件发生接地故障时会出现零序电流,零序电压、零序功率。

七、不等位电压产生的原因?

1) 零位误差。

零位误差由不等位电势所造成,产生不等位电势的主要原因是:两个霍尔电极没有安装在同- -等位面上;材料不均匀造成电阻分布不均匀;控制电极接触不良,造成电流分布不均匀。

补偿方法是加一不等位电势补偿电路。

(2)温度误差。

因为半导体对温度很敏感,因而其霍尔系数、电阻率、霍尔电势的输入、输出电阻等均随温度有明显的变化,导致了霍尔元件产生温度误差。

补偿方法是采用恒流源供电和输入回路并联电阻。

八、共模电压的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共模电压通常是由信号和R F回流路中的具有相同相位的电流共同产生的RF能量分量,测量表明共模电流引起的R F场是由信号线条和回流路程中的电流之和产生的,这个电流之和是实际存在的,而且是产生RF发射的主要原因。

当电路不平衡或不对称时就产生了差模电流,如果差模信号的相位不是正好相反,他们就不能完全对消,RF场中对消不掉的部分就是共模电流。

九、电压放大倍数产生误差的原因?

1、读数误差;

2、仪表存在误差;

3、集成电路内部噪声及电阻电容参数热噪声;

4、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实际值与标称值之间存在误差;

5、电源电压的波动;

6、运算放大器不是理想的,但当做了理想模型,参数本身就存在误差,如放大倍数 输入阻抗 输出阻抗、虚短、虚断等。

十、谐振过电压产生原因?

谐振过电压原因:

(1) 线性谐振过电压:谐振回路由不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输电线路的电感,变压器的漏感)或励磁特性接近线性的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消弧线圈)和系统中的电容元件所组成。

(2) 铁磁谐振过电压:谐振回路由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空载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和系统的电容元件组成。因铁芯电感元件的饱和现象,使回路的电感参数是非线性的,这种含有非线性电感元件的回路在满足一定的谐振条件时,会产生铁磁谐振。

(3) 参数谐振过电压:由电感参数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感元件(如凸极发电机的同步电抗在Xd ~ Xq间周期变化)和系统电容元件(如空载线路)组成回路,当参数配合时,通过电感的周期性变化,不断向谐振系统输送能量,造成参数谐振过电压。